危楼奇观壮南州,公退携琴日往游。
山势四围排虎距,江流一曲枕鳌头。
云迷十里荒亭暮,风撼双梧老树秋。
回首长安何处是,苍茫极目使人愁。
【注释】:
- 筹边楼:在今广西桂林市漓江畔,是古代边防重地。
- 危楼:高耸的楼阁。
- 奇观壮南州:指筹边楼壮观的景象令人赞叹。
- 公退:官员退朝之后。
- 携琴日往游:每天带着琴到楼上去游玩。
- 虎距:象虎脚那样的地势。
- 鳌头:神话中的巨大动物——鳖,头大似山。
- 云迷:被雾遮没了。
- 风撼:风声像在摇动树一样。
- 苍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 极目:放眼远望。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诗人登上了位于南方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漓江边的筹边楼,看到了壮乡的壮丽风光和宏伟景象。他不禁感叹道:“这真是人间仙境啊!”于是他便天天带着琴来到楼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弹琴吟唱。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筹边楼的高耸和壮观。“危楼”一词,形容楼阁之高大险峻。诗人站在楼上,四下望去,只见群山环绕如排开的龙尾,江流蜿蜒曲折如同巨龙横卧在头顶上。这里的“山势四围排虎距,江流一曲枕鳌头。”运用了夸张手法,将山峰描绘得宛如龙尾般威武雄壮,将江水描绘得宛如巨龙般奔腾向前。这些自然景色都让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诗人又从楼阁本身出发,描述了楼阁的建筑风格。“云迷十里荒亭暮,风撼双梧老树秋。”这里用到了拟人化的手法,让云彩、树木似乎都有了自己的情感和性格。当夕阳西下时,云彩遮住了周围的景物,使整个楼阁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而秋风袭来时,树叶纷纷飘落,仿佛是老树在诉说着岁月沧桑。这些自然景观与楼阁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诗人并没有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而是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家乡。“回首长安何处是,苍茫极目使人愁。”这里,诗人把目光投向了自己遥远的故乡。尽管眼前的景色如此美丽,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让他感到无比沉重和难过。
整首诗以登楼为线索,通过对筹边楼壮丽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中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