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翠峰下,溪浅石面侧。
泓渟寻丈间,溶漾苍玉色。
游思悬古镜,度鸟堕空碧。
山僧导我前,危坐魂为栗。
纷纷渴水泥,岂识寒泉食。
千载空山中,回首寸心恻。

【注释】

照胆潭:位于今安徽泾县,因形似照胆而得名。

亭亭翠峰下:翠峰,青翠的山峰;亭亭,高耸的样子。

溪浅石面侧:溪水浅滩,岸边有石头。

泓渟寻丈间:泓,深潭;渟,聚集。寻丈,一丈。

溶漾苍玉色:溶解、荡漾,青色如玉,形容水清澈见底。

游思悬古镜:游思,游心于山水之间;悬,悬挂;古镜,比喻古人的诗篇。

度鸟堕空碧:度,飞过;鸟,指白鹭;堕,落下;空碧,形容天空中清澈的蓝色。

山僧导我前:山僧指僧人;导,引导;前,前面。

危坐魂为栗:危坐,保持端正的姿态坐着;魂为栗,形容人因恐惧或敬畏而颤抖。

纷纷渴水泥:渴水,渴望喝水;水泥,这里指的是泥土。

岂识寒泉食:岂,哪里;寒泉,清冷甘甜的水;食,食物。

千载空山中:空山,空旷的山;千载,千百年。

回首寸心恻:回首,回顾;寸心,形容内心非常痛苦;恻,悲伤。

【赏析】

《照胆潭》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照胆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热爱之情。

首句“亭亭翠峰下,溪浅石面侧”,描绘了照胆潭周围群山环抱的景象,翠峰高耸入云,溪水清澈见底。第二句“泓渟寻丈间,溶漾苍玉色”,进一步描述了照胆潭的水质清澈,如同玉一般晶莹剔透。第三句“游思悬古镜,度鸟堕空碧”,则将游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仿佛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回味古人的诗句。

中间四句“山僧导我前,危坐魂为栗”通过描写山僧带领作者前行的场景,以及作者在欣赏美景时的心境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两句“纷纷渴水泥,岂识寒泉食”则通过对古人的诗句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智慧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照胆潭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