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阴中生白烟,忽从石上见流泉。
闲随委曲寻源去,直到人家竹坞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即事”是题目,点明写作对象和范围。全诗以写景为主,描写诗人游赏山中景色时所见所感。前两句写山中之景,后两句写诗人的游赏体验。

“古木阴中生白烟,忽从石上见流泉。”这两句诗是第一层,描写的是山中景色。首句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在山里,而且是早晨。第二句是近景,写出了山中景色:树木苍翠,枝叶茂盛,浓荫遮天蔽日,树荫下有一缕缕白色的烟雾缭绕,这是晨雾,是山中的清气。第三句是远景,由远及近,视线由浓密的树荫中移到山石上;只见一股清泉从石头缝隙中喷涌而出,飞流直下。“生”字用得十分传神,把山中清晨的清新气氛写得淋漓尽致。

“闲随委曲寻源去,直到人家竹坞边。”这是第二层,描写的是诗人的游赏体验。“闲”、“至”二字表明诗人悠闲地顺着溪水的支流一路走去,一直走到人家的竹林边,表现了一种怡然自乐的心情。“委曲”一词,既指曲折迂回,又可理解为委婉含蓄。诗人沿着溪水支流一路游览,一路上欣赏到了很多美景,如溪边的奇峰怪岩,清澈的潭池,幽静的林谷等,而最令诗人感到惬意的莫过于那片竹林。

“闲”字写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委曲”一词写出了诗人游赏时的情态,他沿着溪水支流一路游览,一路上欣赏到了很多美景,如溪边的奇峰怪岩,清澈的潭池,幽静的林谷等,但最令他感到惬意的就是那片竹林。

【答案】

译文:早晨,在山林中漫步,看到浓密的树木掩映着阳光,形成一片白茫茫的光雾。忽然间从岩石上发现了一股清流。我顺着水流走了一会儿,一直走到了人家的竹林边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游玩观赏时所看到的美景。首句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交代了游赏的时间和地点——早上,地点就在树林茂密处。第二句是近景,写出了山中景色:树木苍翠,枝叶茂盛,浓荫遮天蔽日,树荫下有一缕缕白色的烟雾缭绕,这是晨雾,是山中的清气。第三句是远景,由远及近,视线由浓密的树荫中移到山石上;只见一股清泉从石头缝隙中喷涌而出,飞流直下。“生”字用得十分传神,把山中清晨的清新气氛写得淋漓尽致。

“闲随委曲寻源去,直到人家竹坞边”,写诗人顺着溪水支流一路游览,一路上欣赏到了很多美景,如溪边的奇峰怪岩、清澈的潭池,幽静的林谷等。然而最令他感到惬意的就是那片竹林。“闲”字写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委曲”一词写出了诗人游赏时的情态,他顺着水流走了一会儿,一直走到了人家的竹林边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