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寻幽胜,双旌入翠微。
溪声寒漱玉,云气冷侵衣。
藤榻人何在,山蔬芋正肥。
愿留俗士驾,税鞅暂忘机。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出郭寻幽胜”

  • 解释: “出郭”指的是走出城门,“寻幽胜”则表示寻找那些幽静且美丽的胜地。
  • 译文: 我们走出城郭,去寻找那幽静而美丽的胜景。

第二句“双旌入翠微”

  • 解释: “双旌”指的是两个旌旗,通常在古代用以显示身份和地位;“入翠微”意指进入翠绿的山间。
  • 译文: 当我们带着两顶高高飘扬的旗帜,踏入那葱郁的山间。

第三句“溪声寒漱玉”

  • 解释: “漱玉”在这里形容溪水冲刷岩石发出的声音像玉石被清洗一般清脆。
  • 译文: 溪水的声音在寒冷中如同玉石被洗涤般清脆。

第四句“云气冷侵衣”

  • 解释: “侵衣”意味着冷气直抵衣物,形成一种凉意。
  • 译文: 天空中的云气冷冽,仿佛直接侵入衣衫之中。

第五句“藤榻人何在”

  • 解释: “藤榻”是一种用藤条编制的床榻,常用于野外或山林之中以避世之苦。
  • 译文: 在那藤编的床上,我思念的人在哪里呢?

第六句“山蔬芋正肥”

  • 解释: “山蔬”是指山上生长的蔬菜,“芋”为芋头。
  • 译文: 山上新鲜的蔬菜长得正茂盛,而芋头的收获也正丰盛。

第七句“愿留俗士驾,税鞅暂忘机”

  • 解释: “俗士驾”指的是俗世中的人们,“税鞅”是放下名利之心的意思。
  • 译文: 希望留下世俗之人来驾车,暂时抛开名利之心忘却世间烦恼。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离开城市喧嚣,寻找一处幽静胜地的旅途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将自然的清新、山林的宁静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嚣之外简单生活的向往。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美学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