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侯登楼见明月,清景曾持向人说。
高侯欣然为作图,剡藤半纸吞吴越。
西风八月天气凉,白露乱下浓如霜。
万井鳞鳞閟蚁穴,群峰点点陈雁行。
凤皇翱翔貙虎踞,斗牛光射潜蛟怒。
方惊画色辨羽毛,尚觉远林带烟雾。
嵯峨孤塔撑云霄,坐令旺气东南销。
玉宇璚楼在何许,高低草树寒萧萧。
阴阳剖割太朴散,天地悠悠昏复旦。
江山千古月千古,中秋看月人几换。
丹青之笔何代无,此夜此山应难摹。
侯能胸次发新意,倾泄造化皆无馀。
二公生来不同地,燕鲁相望各千里。
偶然一笑吴山颠,城市明日传清事。
清事城中人得知,造化妙处神莫窥。
唐人兼重广文画,辋川况有摩诘诗,李侯李侯君宝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高尚书夜山图》。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李侯登楼见明月,清景曾持向人说。”
- 李侯指的是作者自己(黄庭坚),他登上高楼看到明亮的月亮,美景让他兴奋地对别人讲述。
- “高侯欣然为作图,剡藤半纸吞吴越。”
- 高侯,即高尚书,他欣然接受了黄庭坚的建议,为他绘制了一幅画。剡藤半纸,形容画面上描绘的是一片辽阔的江南水乡景色。
- “西风八月天气凉,白露乱下浓如霜。”
- 描写了秋季的气候特征,西风带来了凉爽,白露时节,秋雨纷纷落下,浓密如同霜一般。
- “万井鳞鳞閟蚁穴,群峰点点陈雁行。”
- 描述了乡村的景象,井口密集,蚂蚁藏身;山峰上,大雁排成整齐的行列。
- “凤皇翱翔鸅虎踞,斗牛光射潜蛟怒。”
- 描述天空中的景象,凤凰在飞翔,老虎蹲伏,北斗星的光芒射向深渊中的巨龙,显示出它发怒的样子。
- “方惊画色辨羽毛,尚觉远林带烟雾。”
- 画家通过画作展现了鸟儿的羽毛细节,但仍然感觉到远处树林中弥漫的雾气。
- “嵯峨孤塔撑云霄,坐令旺气东南销。”
- 描述了一座孤独的塔,它的存在使得东南方向的阳气减弱消散。
- “玉宇璚楼在何许,高低草树寒萧萧。”
- 询问玉宇璚楼的具体位置,周围高低不等的草丛树木在秋风中显得冷清而萧瑟。
- “阴阳剖割太朴散,天地悠悠昏复旦。”
- 比喻世界的秩序被分割,混沌的状态被打破之后又开始恢复平静。
- “江山千古月千古,中秋看月人几换。”
- 表示无论是江山还是月色,都经历了千年的变迁,而中秋赏月的人也换了一代又一代。
- “丹青之笔何代无,此夜此山应难摹。”
- 强调绘画技巧自古就有,但很难复制这幅夜晚的山水画。
- “侯能胸次发新意,倾泄造化皆无馀。”
- 称赞高尚书在创作时能够展现出新颖的意境,将宇宙间的奥秘全部展现得淋漓尽致。
- “二公生来不同地,燕鲁相望各千里。”
- 指出两位文人出生在不同的地域,相隔千里却相互欣赏对方的才华。
- “偶然一笑吴山颠,城市明日传清事。”
- 描述了偶然间在吴山的最高点笑了出来,这一轻松愉快的表情很快就被人们传播开来,并成为当地的佳话。
- “清事城中人得知,造化妙处神莫窥。”
- 城里的人们听说了这个事件后感到非常开心,因为这是自然造化的神奇之处,连神灵也无法窥视。
- “唐人兼重广文画,辋川况有摩诘诗,李侯李侯君宝之。”
- 唐代诗人注重诗歌与书画的结合,而辋川地区也有王维的作品,李侯(黄庭坚)非常珍视这些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