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炎恨无地,偶忆西南峰。
梵宫隐林麓,散我尘外踪。
人生晤会难,盍簪岂易逢。
于焉遂招摇,唱咏偕从容。
冠带与游盘,不遗采菲葑。
促席注华觞,宁须侑丰茸。
有酒当尽欢,转盼成飘蓬。

注释:

至正辛丑年,即元朝至正十一年。

秋七月十日之三日,即七月十三日。

唱和诗,是古代文人墨客互相酬答的诗歌。

逢字,指与友人相遇,相逢。

避炎恨无地,我躲避炎热恨无处可躲。

偶忆西南峰,偶然想起了西南山中的峰。

梵宫隐林麓,梵宫隐藏在山林之中。

散我尘外踪,分散了我的尘世踪迹。

人生晤会难,人生相逢的机会很难。

盍簪岂易逢,何不一起簪帽,难道容易相逢?

于焉遂招摇,于是便招摇自喜。

唱咏偕从容,一同歌唱吟咏。

冠带与游盘,穿着华丽的衣服和佩戴着饰品。

不遗采菲葑,不要采摘那些微薄的草。

促席注华觞,催促客人开怀畅饮。

宁须侑丰茸,何必要品尝丰盛的食物。

有酒当尽欢,有了美酒应当尽情欢乐。

转盼成飘蓬,转眼间就变成飞蓬。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张养浩的作品。全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炎热的夏日中,回忆起曾经在西南山上度过的时光,感叹人生相逢的难得,以及饮酒作乐的愉悦心情。

诗人描绘了炎热的夏天,避炎恨无地,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抱怨。然后,他回忆起曾经在西南山上度过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接着,他又感叹人生相逢的难得,提出了一个问题,盍簪岂易逢,表示对于朋友相见的渴望。随后,他描述了自己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散我尘外踪,表达了对于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由的生活。然后,他表达了对于饮酒的热爱,唱咏偕从容,表示对于音乐和诗歌的欣赏和追求。最后,他描绘了饮酒作乐的场景,不遗采菲葑,表达了对于美食的享受和赞美。同时,他还描绘了饮酒时的愉悦心情,有酒当尽欢,表达了对于饮酒的满足和快乐。最后,他描绘了饮酒后的短暂时光,转盼成飘蓬,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炎热的夏天、回忆过去的生活、感叹相逢的难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赞美美食和音乐、描绘饮酒作乐的场景以及表达对于人生的感慨等几个方面来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