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古叶黄早,僧闲头白迟。
【注释】
- 树古叶黄早:树老叶黄(早)了。
- 僧闲头白迟:僧人闲散时发须变白得晚。
【赏析】
寓情于景。前二句,描写了树木衰老、僧人悠闲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受。后两句,则写出“树老”的必然性,并暗示出人应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全诗语言朴素,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树古叶黄早,僧闲头白迟。
【注释】
元代诗人杨鹏,字飞卿,汝海(一作少梁)人,约生于公元1240年左右,卒于元宪宗元年。 杨鹏的一生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短暂,但他的诗作却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不乏个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注释】 南:南方。崇山:高大的山。端:同“巅”,山的最高处。西轩:西边的窗。霁(jì):雨后天晴,即雨停后天空放晴。旷然:空旷无物的样子。怀:怀抱、心怀。端坐:端端正正坐着。复何言:又说什么? 【赏析】 此诗为《全唐诗》录入卷一百五十二。这是一首咏雨的小诗。 首联“维南有崇山,山上多浮云”是说南方有座高山,山上布满了浮动的白云。这一句写景,以动衬静,以浮云衬出崇山之高耸入云。 颔联“静闻微雨至
赠石维秀才 石子山中来,衣上白云湿。 俯仰时自谣,铿锵溢篇什。 注书空林间,花落常自拾。 明晨城南去,相望空悒悒。 译文: 从石子山中来,衣上沾满了白云的雨滴。 我在山中行走,时而吟唱,时而低语,声音铿锵而响亮。 我独自在山林中阅读,看着飘落的花瓣,常常捡起它们收藏起来。 明天清晨,我要去城南,和你相望,但我却感到无比忧郁。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朋友深情厚意的诗歌
注释: 1. 饮马月明里:饮马,即饮马水。明月下饮马,指在皎洁的月光下饮酒。 2. 晓窗闻洞箫:晨曦初露,听到从窗户缝隙中传来的箫声。 3. 夜深人不见:夜深了,人们已经离去,再也看不到人影。 4. 竹露滴芭蕉:竹林里的露珠滴滴落下,落在芭蕉叶上。 译文: 我在皎洁的月光照下的水边饮马,清晨时分,我听到了窗外传来的箫声。夜幕降临,人们都已离去,再也看不到人影,只有竹林里的露珠滴在了芭蕉叶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在静安八咏中的作品,描绘了虾子禅的意境和景色。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凉月空山照寂寥,虾禅神化独逍遥。 - “凉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给人以宁静、清冷的感觉。“空山”表示山间空旷无人的地方。“照寂寥”意味着月光照耀下的寂静与空旷。“虾禅”指的是虾子和尚(即虾子禅师),这里用“虾子”来形容和尚,突出了和尚的超凡脱俗。“神化”是指神仙般的变化
【注释】: 绿云洞:在浙江省宁波市,又名灵岩。 绿云深:山色深翠如绿云。 苍梧:指山名,也用来形容树木。 阴:遮蔽,遮盖。 禅榻:和尚打坐的床。借禅榻,即以禅床为坐处。天风:形容微风。海潮音:海浪的声音。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顾非熊创作的一首咏怀诗。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首句“绿云深处”点出地点和环境;次句“翠竹苍梧”,写出了环境的特色,渲染出幽静、清冷的气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找易错字;二看偏旁部首;三抓关键字;四看标点符号。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图书府”“心”。 【答案】 光依东壁图书府;心在西湖山水间。注释:我住的地方,东面是墙壁上挂满了图书;我的心却像在西湖山水之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