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皋声断楚天秋,玉顶丹砂一夕休。
枯朽挽回生死调,凄凉吹尽古今愁。
魂归辽海云迷树,曲罢江城月满楼。
惆怅主人三弄罢,杳无消息到扬州。
鹤骨笛
九皋声断楚天秋,玉顶丹砂一夕休。
枯朽挽回生死调,凄凉吹尽古今愁。
魂归辽海云迷树,曲罢江城月满楼。
惆怅主人三弄罢,杳无消息到扬州。
注释:
- 鹤骨笛:指用鹤骨制成的笛子,音色清越。
- 九皋:指广阔的原野,也借指深秋的田野。
- 楚天秋:指的是秋天的楚国天空,楚地在今湖南、湖北一带。
- 玉顶丹砂:形容笛子的音质纯净如玉石般的清脆,丹砂是朱红色的颜料,这里比喻笛音的鲜艳亮丽。
- 枯朽:形容笛子的声音如同枯木般坚韧。
- 生死调:意指笛声可以调节人的生死观念,给人以超脱生死的意境。
- 辽海:指古代北方的大海,也泛指遥远的地方。
- 云迷树:形容笛声悠扬,仿佛连云都被笛声迷住了。
- 曲罢:乐曲演奏完毕。
- 江城:古代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称呼,这里指扬州。
- 惆怅:感到悲伤或失望。
- 三弄:即三次弹奏,表示演奏的次数。
- 杳无消息:意思是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表达了期待和失望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一位吹笛人用鹤骨笛演奏的动人画面。诗中的“鹤骨笛”形象生动,不仅描绘了笛子的外观,更通过“玉顶丹砂”等词赋予了其独特的音乐特质。诗人以“九皋声断楚天秋”开篇,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无边的秋夜之中。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对笛声细腻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意境。“枯朽挽回生死调,凄凉吹尽古今愁”,这两句诗表达了笛声能够改变生死的观念,让人摆脱忧愁的意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诗的最后一句“惆怅主人三弄罢,杳无消息到扬州”,则展现了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演奏结束后的寂寥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既展示了音乐的魅力,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感情色彩,是一首具有深刻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