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多名酒,苔矶水自香。
昔年李太白,于此屡衔觞。
失意长安道,狂歌入楚邦。
云烟挥翰墨,宫锦制衣裳。
醉骨埋青嶂,荒祠带夕阳。
余亦忘机者,翩然辞帝乡。
田园萧水上,井邑葛山旁。
去去随鸥鸟,烟波正渺茫。
【注释】
1.《经采石望太白墓》,李白的诗,写他年轻时游览江边,怀念李太白。
2.苔矶:长满青苔的岩石。水自香:指水清见底。
3.昔年:过去的日子,指李白在长安时。李太白:李白的号。衔觞:酒杯。
4.失意长安道:指李白离开长安后,仕途不如意。
5.云烟挥翰墨:指李白写诗时的情景。
6.宫锦制衣裳:形容制作衣服用华丽的丝绸。
7.醉骨埋青嶂:指诗人醉酒后,身体被埋在青山之中。
8.荒祠带夕阳:指诗人饮酒作乐的地方。
9.余亦忘机者:即“我也是一个忘情山水的人”。机:机心,指人的心思。
10.翩翩辞帝乡:指诗人离开朝廷,辞官归隐。
11.田园萧水上:指诗人隐居的山水田园景色。
12.井邑葛山旁:指诗人居住的村庄。
13.去去随鸥鸟:指诗人随同鸥鸟飞向远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通过描写采石、望太白墓、酒泉等地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历史上著名文人的怀念之情。
首四句写诗人游览江边,怀念李太白。”采石多名酒,苔矶水自香”,描绘了采石矶的美景和清澈的湖水,以及青苔覆盖的岩石散发出的香气。”昔年李太白,于此屡衔觞”,回忆了李白在此饮酒作诗的情景。”失意长安道,狂歌入楚邦”,表达了李白离开长安后,仕途不如意,但仍然保持着豪放的情怀,在楚地歌唱。
接下来的八句写李太白的遗世独立和高洁品格。”云烟挥翰墨,宫锦制衣裳”,形象地描绘了李白挥笔如云烟,创作出优美的诗篇;”醉骨埋青嶂,荒祠带夕阳”,表达了李白醉酒后的豪放洒脱,以及他与荒祠相伴的生活。
最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情感。”余亦忘机者,翩然辞帝乡”,表明诗人自己也像李白一样,忘却了世俗的纷扰,选择离开繁华的帝都,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田园萧水上,井邑葛山旁”,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田园风光;”去去随鸥鸟,烟波正渺茫”,表达了诗人与鸥鸟为伴,随波逐流,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李白的才华横溢和高洁人格,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名利看淡,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