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非匏瓜,于世可无食。
躬耕实所慕,戮力归稼穑。
当春土脉动,农事满阡陌。
晨兴负耒去,日入弗遑息。
我苗今已长,我耕有馀隙。
斗酒劳近邻,只鸡饷过客。
人生但如是,亦足慰平昔。
此意谁复知,千载惟沮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田居》。下面是诗句及其对应的译文和赏析。

  1. 我生非匏瓜,于世可无食。
    【注释】:我生来就不是匏瓜,世间人难道没有饭吃吗?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身世与匏瓜(葫芦),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他认为既然自己不是匏瓜,就应该有饭吃。这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2. 躬耕实所慕,戮力归稼穑。
    【注释】:躬耕,亲自耕种;戮力,全力以赴。归,回归,从事。
    【赏析】:诗人崇尚躬耕自足的生活,认为亲自耕种才是真正向往的事情。他用“戮力”来形容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农事的热情和执着。

  3. 当春土脉动,农事满阡陌。
    【注释】:当春时,土地开始解冻,农民们忙于农事。阡陌,田间小路纵横交错。
    【赏析】:诗人描绘了春天大地复苏的景象,农民们在田间忙碌着。这里的“阡陌”形象地描绘了农田的广阔和繁忙。

  4. 晨兴负耒去,日入弗遑息。
    【注释】:清晨起来扛着犁具出门劳作,太阳落山都无暇休息。
    【赏析】:诗人描述了农民们早起劳作的情景,他们不顾疲倦,一直忙碌到太阳下山。这体现了农民们的勤劳和坚韧。

  5. 我苗今已长,我耕有馀隙。
    【注释】:我的庄稼已经长得很高了,我已经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耕种。
    【赏析】:诗人用“我苗今已长”比喻自己的成长和成就,而“我耕有馀隙”则表达了他对农耕生活的满足和自豪。

  6. 斗酒劳近邻,只鸡饷过客。
    【注释】:用一碗酒来款待邻居,用一只鸡来款待客人。
    【赏析】:诗人以慷慨的态度对待亲朋好友,用简单的酒菜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友情。这种淳朴的情感在唐代文人中颇为罕见。

  7. 人生但如是,亦足慰平昔。
    【注释】:人生就是这样,也足够安慰过去的岁月。
    【赏析】:诗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这样的平凡和满足,无需过多追求功名利禄。这种思想反映了他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8. 此意谁复知,千载惟沮溺。
    【注释】:这种心意又有谁能理解?千年之后只有孔子和曾参能够理解。
    【赏析】:诗人感叹自己的这份简单快乐和淳朴之情,恐怕难以为后人所理解和接受。然而,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认为只有像孔子和曾参这样高尚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份心意。这也反映了他对道德情操的坚守和对理想的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