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烛辉煌五夜阑,花迎仙仗拥千官。
胪音雷动蓬瀛曙,戟卫霜明殿陛寒。
风定玉炉香影直,日高金榜墨痕乾。
甲科不入微臣梦,三策深期子细看。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试的盛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唱名日与同年赋诗
- 解析:这一句描述了科举考试开始时的场景。”唱名”是指主考官员高声宣读考生名字。”同年”指的是同榜及第的人,也就是同一年考中进士的人。赋诗则是写诗作文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心情。
- 译文:唱名的日子与同年一起吟诗作赋。
- 关键词:唱名(宣布考生名单)、同年(同年进士)。
第二句:龙烛辉煌五夜阑
- 解析:这里使用了龙烛来象征皇帝的威严。”辉煌”形容灯火璀璨,”五夜阑”则指整个夜晚即将过去。
- 译文:五夜的灯火辉煌,照耀着皇宫。
- 关键词:龙烛(皇帝用的蜡烛)、辉煌(光亮耀眼)。
第三句:花迎仙仗拥千官
- 解析:这里的“花”比喻为宫女,而“仙仗”指的是仪仗队,通常由皇家成员组成。”拥千官”形容仪仗队伍庞大。
- 译文:宫女们迎接着仙杖,仪仗队拥簇着众多官员。
- 关键词:花迎(宫女迎接)、仙仗(皇帝仪仗)、拥千官(仪仗队伍规模庞大)。
第四句:胪音雷动蓬瀛曙
- 解析:”胪音”是古代的一种声音,类似于现代的鼓声。”蓬瀛”指的是蓬莱、瀛洲两个传说中的神山,常用来指代仙境。”雷动”形容声音巨大。
- 译文:胪音震耳欲聋如同雷霆,蓬莱、瀛洲的黎明时分被震动。
- 关键词:胪音(鼓声)、蓬瀛(仙境)、雷动(声音大如雷)。
第五句:戟卫霜明殿陛寒
- 解析:”戟卫”指的是守卫的军队,”殿陛”是宫廷的台阶。”霜明”形容台阶上的霜白如雪,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 译文:守卫的士兵身着铠甲,在霜降之时守卫着宫殿的台阶。
- 关键词:戟卫(守卫的军队)、殿陛(宫廷台阶)、霜明(霜白如雪)。
第六句:风定玉炉香影直
- 解析:这句描写了一个安静的场景,”风定”意味着风停,”玉炉”指的是用玉石制成的燃烧器,”香影直”形容炉内的香气四溢,影子笔直。
- 译文:当风吹散了烟雾,玉炉中的香气直冲云霄。
- 关键词:玉炉(玉石制成的燃烧器)、香影(炉内香气四溢的影子)。
第七句:日高金榜墨痕乾
- 解析:”日高”指的是太阳升起,”金榜”是科举考试中公布的榜单,”墨痕乾”意味着榜单上的文字清晰可见,墨迹已经干了。
- 译文:太阳高照,金榜上的文字清晰可见。
- 关键词:日高(太阳升起)、金榜(科举榜单)、墨痕(字迹)。
第八句:甲科不入微臣梦
- 解析:”甲科”是指状元等第一名的成绩,”不入微臣梦”表示这个梦想没有实现。
- 译文:我未能成为状元,这并非是我梦中所愿。
- 关键词:甲科(状元等第一名)、微臣(臣子自称)。
第九句:三策深期子细看
-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对策略深度的思考和期待。”三策”可能指的是三种不同的看法或计划,”深期”表示期望深入思考,”子细看”则是要求仔细观察的意思。
- 译文:我对你提出的三种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期待,希望你能仔细地观察。
- 关键词:三策(三种看法或计划)、深期(深入思考)、子细看(仔细观察)。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科举考试的紧张气氛和作者的豪情壮志。从第一句的灯火辉煌到最后一句的期望深思,诗人通过对科举考试场景的细致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的追求和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咏史怀古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