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巍巍兮无麦原,白面细粉常盈盆。
林森森兮无桑柘,锦绣绫罗色相亚。
出门见岭不见江,案前罗列皆鲈鲂。
儿童吼鬨南山下,剩逐牛羊与驴马。
山妻嘻笑临堂前,满头珠翠垂翩翩。
自言获功始三载,胜如仕宦数十年。
但愿魁寇未殄灭,与我增财广置山间田。
【注释】
山:指山中。巍巍:高大貌。无麦原:没有庄稼的原野。白面细粉:指白面,即面粉。常:经常。盈盆:盛满盆。林森森:树林茂密的样子。桑柘:指柘木、柘树,这里泛指树木。锦绣绫罗:形容衣服华丽。色相亚:色彩艳丽。案前:指放在桌上的饭食。鲈鲂:指鱼,这里泛指各种水产。儿童吼鬨(xuè hōnɡ):指喧闹声,形容儿童在山坡上玩耍的声音。南山下:指山坡下的村庄或村落。剩逐牛羊与驴马:意为把牛羊和驴马赶回家。嘻笑临堂前:形容妇女高兴的样子。垂翩翩:形容头发梳得很漂亮的样子。自言:自称。获功始三载:意思是从这三年开始有收获。胜如仕宦数十年:意思是比做官好多年了还强。魁寇:指盗贼。殄灭:消灭。与我增财广置山间田:意思是让我增加财富,扩大田地。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农村生活情趣的诗。首句“山巍巍兮无麦原”,写山上没有一片麦田,但山上却长着茂盛的树木,这正表现了诗人对山林之美的喜爱。“林森森兮无桑柘”,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美丽风光。“出门见岭不见江,案前罗列皆鲈鲂”,是说走出门来只见连绵的山岭,看不见长江;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鱼和菜,说明家中富足,生活美满。后二句“儿童吼鬨南山下,剩逐牛羊与驴马”,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山村的儿童活泼可爱的形象,也表现了山村的宁静和富足。最后两句“山妻嘻笑临堂前,满头珠翠垂翩翩”,是写妻子在堂屋前欢笑的形象,表现了夫妻恩爱的情景。全诗以赞美自然之美为主调,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