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者静忘虑,山幽似盘谷。
解缨濯清泉,援琴愒修竹。
鸟语哢暄候,晴光泛嘉木。
逍遥惬素抱,澹泊恒自足。
白云我同心,晴来与之宿。
【注释】:
- 隐者静忘虑(“隐者”:指隐居的人,“忘虑”:忘记了忧愁、纷乱): 隐者(指作者自己):隐居的人。忘却了忧愁和纷乱。
- 山幽似盘谷(“盘谷”:指深山中的平地):山中幽静深远,好像在盘谷之中。
- 解缨濯清泉(“缨:帽带;“濯:“洗”的意思):摘掉帽子上的带子,来到清澈的泉水边洗濯。
- 援琴愒修竹(“援琴”:拿着琴弹奏;“愒”(qī):小睡的意思),指弹琴以度闲暇时间。
- 鸟语哢暄候(“哢暄”:鸟鸣声,这里指春天的景色;“暄”意为暖和): 小鸟鸣叫,好像在欢唱春日温暖的日子,形容春天的景象。
- 晴光泛嘉木(“嘉木”:美好的树木): 晴朗的阳光洒下,照射着美好的树木。
- 逍遥惬素抱(“逍遥”:自由自在的样子;”素抱”:素朴的怀抱): 自由自在的心情,满足于朴素的怀抱。
- 澹泊恒自足(“澹泊”:恬淡寡欲;”自足”:知足常乐): 淡泊名利,常常觉得满足了。
- 白云我同心(“白云”:比喻高洁志向;”同心”:志同道合): 我与白云有着相同的心志,即追求高远的理想。
- 晴来与之宿(“晴来”:晴天来临的时候;”与”:同“欤”,语气词;“之”:代指人或事物;“宿”:住宿): 晴朗的天气到来,就在这里过夜。
【赏析】:
《题徐良夫耕渔轩》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自由、朴素生活的赞美。
首句“隐者静忘虑,山幽似盘谷”直接点明了主题,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山中宁静致远的场景。诗人通过对隐者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同时,“隐者静忘虑”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物外的态度。
诗人用“解缨濯清泉,援琴愒修竹”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隐居者的生活状态。诗人描述了他们来到清澈的泉水边洗濯,以及在修长的竹子下弹奏琴曲的情景。这些细节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隐居生活的美好与惬意。
随后,“鸟语哢暄候,晴光泛嘉木”两句则将读者带入了充满生机的自然之中。鸟儿欢快地歌唱,阳光洒在美丽的树木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里的“鸟语”、“暄候”、“嘉木”等词汇,都富有诗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最后四句,“逍遥惬素抱,澹泊恒自足”,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眷恋。他们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简朴的生活,淡泊名利,常常觉得满足。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和升华。
《题徐良夫耕渔轩》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谐与美好。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传递了他对简单、朴素生活的赞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