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受绳则直,人受柬则圣。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难合亦难分,易亲亦易散。

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

倾家二字淫与赌,守家二字勤与俭。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素位而行,不尤不怨。

先达之人可尊也,不可比媚。

权势之人可远也,不可侮慢。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日子未到。

贤者不炫已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

救既败之事,如驭临岩之马,休轻加一鞭;

图垂成之功,如挽上滩之舟,莫稍停一棹。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渗漏。

内藏精明,外示浑厚。

恩宜先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

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这首诗是《增广贤文》的开头部分,其中包含了一些经典的格言和箴言。以下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第一行

  • 解释:树木接受木匠的绳墨就能笔直,人生受到老师的教诲就能成为圣人。
  • 译文:就像树木需要木匠来拉直,人们也需要老师的指导才能变得聪明。
  • 注释:木受绳则直 - 木被拉直是因为有绳墨作为标准;人受教则圣 - 人通过学习变得有智慧。

第二行

  • 解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译文:好的药往往苦涩,但是有利于治病;正直的言语虽然听起来不悦耳,但是有助于人改正错误。
  • 注释:良药苦口 - 指好的药物往往口感不好,但疗效显著;忠言逆耳 - 指正直的劝告可能让人感觉不舒服,但有益于人的修养。

第三行

  • 解释: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 译文:智慧产生知识,知识引导决断。如果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反而会造成混乱。
  • 注释:智生识 - 智慧使人获得知识;识生断 - 知识和经验使人能够作出判断。

第四行

  • 解释: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 译文:即使是微小的错误,也应该劝阻别人不要犯;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善举,也应当为他人带来便利。
  • 注释:一毫 - 一点;莫作 - 不要做;与人方便 - 给别人带来便利。

第五行

  • 解释:难合亦难分,易亲亦易散。
  • 译文:难以结合的事物也难以分离,容易亲近的人也容易疏远。
  • 注释:难合亦难分 - 难以结合的事物意味着关系密切;易亲易散 - 容易亲近的人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联系。

第六行

  • 解释: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
  • 译文:保持家族兴旺的方法是勤奋地耕作和阅读,避免败家的方法是警惕盗窃和奸诈。
  • 注释:耕与读 - 勤劳耕作和勤勉学习;盗与奸 - 防止偷盗和欺诈。

第七行

  • 解释:倾家二字淫与赌。
  • 译文:导致家庭破败的原因是沉迷于淫乐和赌博。
  • 注释:淫与赌 - 淫乐和赌博都是不良的嗜好。

第八行

  • 解释:守家二字勤与俭。
  • 译文:保持家庭安稳的方法是勤奋工作和节俭生活。
  • 注释:勤与俭 - 勤奋工作和勤俭节约。

第九行

  • 解释: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 译文:不要过分追求财富地位,也不要忧愁贫穷卑贱。
  • 注释:汲汲于 - 过分追求;戚戚于 - 忧愁。

第十行

  • 解释:素位而行,不尤不怨。
  • 译文:保持平常的心态,不去埋怨也不会怨恨他人。
  • 注释:素位 - 保持平常心态;尤 - 抱怨;怨 - 怨恨。

第十一行

  • 解释:先达之人可尊也,不可比媚。
  • 译文:前辈之人值得尊敬,不应谄媚取宠。
  • 注释:先达 - 指前辈或者资深人士;尊 - 尊敬;比媚 - 谄媚取宠。

第十二行

  • 解释:权势之人可远也,不可侮慢。
  • 译文:有权有势的人可以敬而远之,但不应轻视侮辱。
  • 注释:权势 - 指权力和地位;远 - 敬而远之;侮慢 - 轻视侮辱。

第十三行

  • 解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日子未到。
  • 译文:做好事会有好报,做坏事也会有相应的报应,如果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那可能是因为时机还不到。
  • 注释:善有善报 - 做好事会得到好的结果;恶有恶报 - 做坏事会得到坏的结果;不报 - 没有立即得到报应。

第十四行

  • 解释:贤者不炫已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
  • 译文:贤能的人不会炫耀自己的长处,君子不会抢夺别人喜欢的东西。
  • 注释:贤者 - 贤能的人;炫 - 炫耀;已之长 - 自己的长处;君子 - 君子;夺人 - 抢夺别人的东西;所好 - 喜欢的东西。

第十五行

  • 解释:救既败之事,如驭临岩之马,休轻加一鞭;图垂成之功,如挽上滩之舟,莫稍停一棹。
  • 译文:挽救已经失败的事情就像驾驭一匹临危悬崖的马,不能轻易施加鞭子;达到目标就像驾驶一只在激流中航行的船,不能稍作停顿。
  • 注释:救 - 挽救;既败之事 - 已经失败的事情;驭 - 驾驭;临岩之马 - 悬崖边即将掉下去的马;轻加一鞭 - 不加节制地施加鞭打;图垂成之功 - 努力达成某个目标;挽上滩之舟 - 在急流中挣扎的船;莫稍停一棹 - 不要稍有停留。

第十六行

  • 解释: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渗漏。内藏精明外示浑厚。恩宜先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 译文:处理大事时应该清晰明确,小事也要细心处理。内心要有精明,外表要显得宽厚。恩情应该先淡后浓,过于浓烈可能会使人忘记你的好意;威势要自严自宽,如果先严厉后宽容,可能会让人感到冷酷无情。
  • 注释:大事不糊涂 - 处理重大事件要清楚明确;小事不渗漏 - 细节也要处理得当,不遗漏任何细节;内藏精明外示浑厚 - 内心聪明敏锐,外在表现宽厚;恩宜先淡而浓,先浓后淡者… - 给予恩惠时要逐渐增加,过于急切可能会被人遗忘;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 - 威严时要保持严肃,但如果一开始就很宽松,可能会让人感到不满或不被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