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佐政向中州,一旦超迁宠数优。
全蜀行沾张咏化,两河未许寇恂留。
月明巫峡猿争啸,雨过瞿塘水乱流。
还惜故人成远别,客中无日不登楼。
【注释】
①方伯:古代指一州的最高长官,即刺史。邢景为四川的刺史。
②中州:今河南省洛阳一带,当时为都城所在地。
③张咏化:指宋代文学家张咏,他任成都县令时,曾对百姓说:“你们应当像张子野一样,不要做强盗。”后来,张咏果然以清廉著称,被人们称为“张咏化”。
④寇恂:东汉初年名将,因在河北作战有功,封为河内太守,后平定河南叛乱,又升任颍川太守。
⑤月明、雨过:都是形容天气变化的情况。
⑥故人:旧友。
⑦“客中”句:意思是说,因为客居他乡,所以每登一次楼,都要思念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辞别四川的上司邢景,并抒发自己仕途得意而归隐田园的复杂情感。诗分两段,前四句为第一段,写自己十年佐政中原,一旦超迁而宠遇有加;中间四句为第二段,写全蜀行沾张咏化,但两河未许寇恂留;末四句为第三段,写月明巫峡猿争啸,雨过瞿塘水乱流,还惜故人成远别,客中无日不登楼。
首联两句写诗人在官场上十年的辛苦努力。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好像是诗人在说自己在官场上干了十年,干得很好。其实,这只是诗人为了安慰邢景而说的场面话。因为邢景是四川的刺史,所以诗人称他为“方伯”,这是对地方官的一种尊称。“十年佐政向中州”,意思是说,我在官场上已经工作了十年的时间。中州,即洛阳,当时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这句诗中的“中州”一词,也表明了诗人在官场上工作的地点。接着,诗人写到自己的官职,“一旦超迁宠数优”。“一旦”,就是“一下子”,表示时间极短的意思。“宠数优”中的“宠”,是受宠爱的意思。“数”是多次的意思。“数优”是指多次受到朝廷的重用。诗人用这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仕途之顺利,是对自己过去十年在官场上的辛勤努力的一个肯定。
颔联两句写诗人在政治生涯中的成功和成就。这两句诗中,诗人用张咏和寇恂两个人作为自己的比喻。张咏,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经担任过成都县令,对百姓非常关心。他在任期间,提倡廉洁奉公,反对奢侈浪费,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张咏去世后,人们怀念他的为人处世,把他比作汉代的名将张飞(字子龙)一样的英雄人物。寇恂,东汉末年的名将,他曾在黄河以北的战场上打败叛贼,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后人称赞他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军事家。这两句诗中的两个比喻,分别用来形容张咏和寇恂的为人处事风格。其中张咏的为人处事风格是清正廉洁,寇恂的军事才能是出类拔萃。这两个比喻都表现了诗人在政治生涯中的成功和成就。
颈联两句写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中,诗人用两个自然景物来比喻自己的思乡之情。“月明”、“雨过”都形容了天气的变化情况。这两个词语分别用来形容月光明亮、雨过天晴的景象。这些自然景象常常被古人用来表达他们的思乡之情。诗人用这两个词语来描写自己的心情,既形象生动又含蓄蕴藉。同时,这两句诗中的“巫峡”、“瞿塘”、“猿啸”和“水流”等词语,也都暗示了诗人身处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感。
尾联两句写诗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这两句诗中,诗人用两个动作描写自己的思乡之情。“还惜”是舍不得的意思,“成远别”则是说因为不能经常回家团聚而感到遗憾。最后,诗人用“客中无日不登楼”来表达自己无法摆脱思乡之情的痛苦感受。这句诗中的“登楼”二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且还透露出诗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感。总之,这两句话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自己在异乡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