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东篱雨后花,呼童栽近小窗纱。
引泉灌溉滋新壤,剖竹编围护嫩芽。
自许琴樽相调笑,何须蜂蝶乱交加。
杜门不纳王弘酒,还胜柴桑处士家。

《秋日移菊》是明代著名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在雨后绽放的生机与娇嫩,通过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全诗如下:

分得东篱雨后花,呼童栽近小窗纱。
引泉灌溉滋新壤,剖竹编围护嫩芽。
自许琴樽相调笑,何须蜂蝶乱交加。

注释:

  • 东篱:指的是东边的竹篱,常作为文人墨客赏菊的地方,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雨后:指雨水过后的景象,雨后的菊花更加清新脱俗。
  • 呼童栽近小窗纱:让童子在靠近窗户的地方栽种菊花,以便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菊花。
  • 引泉灌溉滋新壤:用泉水进行灌溉,滋养新长出的菊花,使其更加茁壮成长。
  • 剖竹编围护嫩芽:利用竹子编制成围栏,保护新生的菊花不受伤害。
  • 自许琴樽相调笑:自我调侃地说自己喜欢弹奏琴、品尝酒,与友人一起品味生活的乐趣。
  • 何须蜂蝶乱交加:表示不需要那些纷扰的蜜蜂蝴蝶来干扰,享受宁静的自然之美。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菊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菊花在雨后绽放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菊花的精心照料,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自许琴樽相调笑”一句,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乐趣的独到见解,他并不拘泥于世俗的纷扰,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此外,诗中还体现了一种超脱物欲的人生态度,诗人以菊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清高品质的追求,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秋日移菊》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蕴含着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