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毅,原名郭昆焘,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23,卒于公元1882
清湖南湘阴人,原名先梓,字仲毅,号意城,晚号樗叟。
郭嵩焘弟。
道光二十四年举人。
会试两次下第,遂绝意科举。
咸丰间参湘抚张亮基、骆秉章等幕府,文檄函牍,调发兵食,均能应机立办,因荐进内阁中书四品京堂。
有《云卧山庄诗文集》、《说文经字正谊》。
生卒年:1823-1882
仲毅,原名郭昆焘,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23,卒于公元1882
清湖南湘阴人,原名先梓,字仲毅,号意城,晚号樗叟。
郭嵩焘弟。
道光二十四年举人。
会试两次下第,遂绝意科举。
咸丰间参湘抚张亮基、骆秉章等幕府,文檄函牍,调发兵食,均能应机立办,因荐进内阁中书四品京堂。
有《云卧山庄诗文集》、《说文经字正谊》。
生卒年:1823-1882
【译文】 你乃我当代奇才,记往时邻里交往,已看头角峥嵘,笑语相呼小诸葛; 家族中子孙都是后来的强者,喜频岁联翩竞爽,讵料功名泡幻,凄凉同付大槐安。 【注释】 1. 挽左孝威联:这是一首悼念左孝威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左孝威才华横溢的怀念之情。 2. 乃翁为当代奇才:指作者自己,乃翁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代,代替;代才,即“一代之才”,指的是有非凡才能的人。 3. 往时闾里过从:以前在家乡邻里间的交往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小别西湖,恰来此地看烟雨”中“小别”指作者与友人相别,“西湖”是地点,“看烟雨”点明时令和天气特点,即春末夏初的江南烟雨蒙蒙。第二句“相逢南浦,同上高楼话水云”,南浦为地名,位于浙江嘉兴市南,此指诗人与朋友分手后重会的地点,“高楼”代指楼阁,“水云”即水天相连之景,这里暗指杭州的西湖美景。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分别之后重逢
注释:东阁官梅,指的是位于京城东南角的“东阁”,那里的梅花盛开,令人心旷神怡。南极老人,指的是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的老人,这里指的是左宗棠。应寿昌,意为应该长寿健康。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寿联,作者通过描绘东阁官梅的美丽景色和南极老人的崇高形象,表达了对左宗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长寿健康的祝愿。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韵味
重过白马市见刈稻已了偶作述怀 磨牛陈迹几经过,瞥眼韶华叹逝波。 世路栖皇同夏热,客中情绪觉秋多。 不堪时事忧饥馑,已分浮生老薜萝。 且喜田园无恙在,筑场稍稍见登禾。 注释: 1. 重过白马市:重新路过白马市。 2. 刈稻已了:收割稻谷已经完毕。 3. 偶作述怀:偶然写作记述自己的感想。 4. 磨牛陈迹:比喻世事如旧日的耕牛一般,年复一年地重复着。 5. 瞥眼韶华:匆匆一瞥间,感叹美好的时光逝去。
观音岩 空舲高出云,其中剧深黝。 兹崖稍低狭,划若神工剖。 虬松蟠岩侧,真见支离叟。 云是念庵植,绵历岁月久。 如何风雨宵,不化蛟龙走。 译文: 空船在云中穿梭,深处显得幽深而黑暗。 这山崖稍微低洼狭窄,就像神工鬼斧般劈开。 盘蜷的松树在岩石旁生长,仿佛见到被砍断的老头。 云彩是念庵种下的,历经岁月依然茂盛。 但为何风雨之夜,它却未化为蛟龙?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景观的诗
重过洄溪渡有感 注释:一水抱城曲,数家垂柳深。 这句诗描绘了洄溪渡周围的景色,一条小河围绕着城市流淌,河边有几户人家。 十年重唤渡,万感入悲吟。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记忆和现在的感慨。十年后再次回到这条河流上,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悲伤。 世事仍无定,斯人不可寻。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无奈和对某人的思念。世事总是变化无常,而某个人却无法找到。 秋风吹落日,江上扫层阴。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磨牛陈迹几经过,瞥眼韶华叹逝波。 世路栖皇同夏热,客中情绪觉秋多。 不堪时事忧饥馑,已分浮生老薜萝。 且喜田园无恙在,筑场稍稍见登禾
陈协并非清朝诗人。实际上,陈协是清朝的政治人物,字谊和,出生于1608年,逝世于1663年,主要活动在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陈协出身于京师顺天府文安县,是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陈协的主要政治生涯集中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他曾在1646年中进士,并在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随后,他在理宗淳祐六年(1246年)担任太常博士兼景献府教授,后来被任命为秘书郎。这些职务表明他在当时政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陈滟是清代的诗人。 字夔石,广东增城人,生于明末清初。他的诗作《西洲诗草》被收录于《三编清代稿钞本》中。陈滟的诗歌风格独特,能够通过其作品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陆凤池是清代的诗人,字秀林,生于正月十五。他居住在上海的辰山,别号为“秀林山人”。陆凤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不仅在诗歌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还留下了丰富的词作。 从陆凤池的生平来看,陆凤池的一生经历了不少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陆凤池的诗作中透露出了他对自然、对社会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人民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