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屋朱帘十万家,春风吹尽旧繁华。
留连野色惟残蝶,应答江声有乱蛙。
明月楼前沽美酒,蕃釐观里看琼花。
我来谩忆曾游处,立尽斜阳一叹嗟。

【注释】

华屋:富丽堂皇的房屋。朱帘,指红色窗帘。十万家:形容人多、繁华。

留连:留恋徘徊。野色:田野景色。残蝶:凋零的蝴蝶。乱蛙:乱叫的蛙声。

明月楼:在扬州大明寺内。美酒:指美酒佳肴。蕃釐观:即开元观,又称小金山,在扬州西北面,因唐玄宗避安史之乱而建。琼花:指玉树临风的梅花。

漫:徒然;空。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中描写了诗人在大明寺一带漫游时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他对此地的怀念之情。

首句“华屋朱帘十万家”,写扬州城的繁华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写出了昔日的繁华已如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了。

第三句“留连野色惟残蝶”和第四句“应答江声有乱蛙”,则写出了诗人游踪所到之处,处处都留下了他游历的身影。然而,随着夕阳西下,他也无心再继续他的游历,只得独自立在斜阳之下长叹不已。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秋天,于扬州时作。当时诗人刚从长安返回,心情颇为郁闷,于是便游览扬州名胜古迹。本篇即是他在游览扬州大明寺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之作。诗的前六句写景,以“春风吹尽旧繁华”一句领起,点明题旨。后四句抒发感慨。首联写扬州城华屋朱帘的盛况,与颔联写游人留连不舍的景象形成对比,突出扬州的繁华已逝。颈联写自己游历扬州的见闻感受,尾联写诗人在游赏之后留下的感慨。全篇语言流畅、自然贴切、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