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自古接胡沙,大有胡风入汉家。
小妇拍鞍能走马,儿童卷叶学吹笳。
燕山自古接胡沙,大有胡风入汉家。
小妇拍鞍能走马,儿童卷叶学吹笳。
注释:
燕山:燕山,即今天的河北省北部,自古以来就是胡地。
大有:非常、特别大。
胡风:指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气,也指胡人的风俗习惯。
卷叶:用树叶做成的乐器,类似于笛子。
赏析:
这首诗是王伯畴的作品,描绘的是燕山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民族风情。诗中“燕山自古接胡沙”一句,展现了燕山与胡地的紧密联系,自古以来就有胡人居住于此。接着,“大有胡风入汉家”表达了胡风不仅影响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活方式,也深刻地融入了汉族的文化之中。
诗中的“小妇拍鞍能走马”和“儿童卷叶学吹笳”两句,生动地描述了当地妇女骑马和儿童学习吹笳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这种文化的接纳和尊重。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感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