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多浮云,云中下双鹜。
愿言问双鹜,我征胡不复。
苜蓿青如何,蘼芜几度绿。
昨暮尺书至,将军出上谷。
生还未云期,归计焉能卜。
顾此盈尊酒,举觞当谁属。
有时梦君还,仓皇理膏沐。
梦回明月光,依然照孤独。

诗句解释

  1. 古意分得独字: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感受,可能是关于离别或孤独的情感。这里的“独”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感到孤独或与他人隔离的情况。
  2. 蓟北多浮云,云中下双鹜:描述了北方蓟地的天空中有许多漂浮的云朵,而在云层中可以看到成对飞翔的野鸭。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3. 愿言问双鹜,我征胡不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担忧。他希望了解为什么这些双野鸭能够如此自由地飞翔,同时担心自己的征伐任务是否不再需要继续下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征伐的反思和思考。
  4. 苜蓿青如何,蘼芜几度绿: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苜蓿和蘼芜的颜色来表达诗人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感受。苜蓿和蘼芜都是常见的植物,它们的绿色代表了生机和活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5. 昨暮尺书至,将军出上谷:这两句诗描述了昨天傍晚收到一封信的情景,信中提到将军将要出征的消息。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将军即将出征的消息感到意外和激动的心情。同时,这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紧张和不安的氛围。
  6. 生还未云期,归计焉能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之情。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如愿以偿,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家乡。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命运的无奈。
  7. 顾此盈尊酒,举觞当谁属: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饮酒时的孤独感受。他举杯自酌,不知该将酒杯递给谁。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在酒桌上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8. 有时梦君还,仓皇理膏沐: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某个时刻突然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在这个梦境中,他匆忙地整理了自己的头发和衣服。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心。
  9. 梦回明月光,依然照孤独:最后一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梦中看到明月的景象。尽管身处异地,但月光仍然照耀着他的身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

古意分得独字,蓟北多浮云,云中下双鹜。
愿言问双鹜,我征胡不复。
苜蓿青如何,蘼芜几度绿。
昨暮尺书至,将军出上谷。
生还未云期,归计焉能卜。
顾此盈尊酒,举觞当谁属。
有时梦君还,仓皇理膏沐。
梦回明月光,依然照孤独。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第一句“古意分得独字”,诗人开篇就点明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一个充满古意的地方,而且这里的人似乎都选择了独自生活的方式。这种孤独感可能是由于环境的荒凉或者是因为人们内心的寂寞所致。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蓟北的景色进行描述,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云中的双野鸭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但同时也可能是诗人内心孤独的象征。这种象征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第三四句中,诗人通过比较苜蓿和蘼芜的变化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两种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同,而时间的流逝也带来了生命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逝去。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第五六句中,诗人提到了收到书信的情景以及将军出征的消息。这两句话透露出战争带来的紧张和不安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战争结果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第七八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和归家的不确定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这种不确定性和孤独感使得诗人更加渴望回到家乡并和家人团聚。

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梦中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亲人的感情。明月的照耀和梦中的回家场景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和战争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