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波杳无际,望望入扶桑。
杖锡游何处,归途信一航。
龙宫朝洗钵,鲛室夜焚香。
法侣遥相待,松枝偃旧房。
【注释】
沧波:沧海。杳无际:无边无际。扶桑:古代传说中的日出之处,这里指日本。杖锡:拄着锡杖。游何处:游向哪里。信:确实,的确。龙宫:神话中龙的居所。《搜神记》卷十六《东海小吏》说“东海度朔山有龙王,号‘蓬莱君’,得道,能召水。……时海中童男童女皆来,随龙王乞求三年之食,龙王辄与之一具。”鲛室:传说中鲛人的住处,也作“鲛室”。焚香:燃起香料。法侣:《法华经·序品》:“诸人于佛法中,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作是念:‘我当依佛法修行,不应依声闻辟支佛行。”即佛教徒。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送僧归日本,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佛法的虔诚信仰。
首联:“沧波杳无际,望望入扶桑。”“沧波”是大海,茫茫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杳无际”则是指浩茫的海面上看不到陆地,只有一望无际的海水,这是一幅辽阔壮观的大海图卷。“望望”,即远望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之上,望着那遥远的彼岸——扶桑。“扶桑”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神话中日本的名字,这里指日本国。这句写的是诗人送别的朋友即将乘船离开自己,诗人站在海边遥望远方,只见海上日出的地平线渐渐模糊,而自己的朋友已经踏上归途。“杖锡”,就是拿着拐杖,“锡”为古时僧人所用之杖。“游何处”,就是去往何处。这句的意思是:你将要乘船离去,不知道你要到什么地方去。“信”,确实、的确的意思。“一航”,就是一条船。“归途”,就是归乡之路。“龙宫朝洗钵”,“鲛室夜焚香”,都是诗人想象中友人归途中的奇遇。“龙宫”“鲛室”是两个神话故事中的地点,“龙宫”“鲛室”都指海底世界,“洗钵”是指清洗钵盂,“焚香”则是点起香烟供佛,都是佛教的宗教仪式。“朝”和“夜”表示时间的早晚,“朝”是早晨,“夜”是夜晚,表明时间的不同。这两个典故都暗含着佛法的深意。“法侣”,即佛门弟子,“遥相待”是远远等候的意思。“松枝偃旧房”,意思是松树的枝条低垂着覆盖着旧房子。“偃”是倒下的意思。这句写的是诗人看到朋友远去的背影后,心中无限感慨,于是想象朋友归途中的种种情景,又想到自己和朋友分别之后的情景。
这首诗虽然篇幅很短,但语言简练含蓄,意境深远。诗中所写,既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和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