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垂岭口,无主亦芳菲。
色映林僧帽,香随木客衣。
凄凉𤠔折去,零落鸟衔归。
日暮行人绝,山风吹更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落花的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以野花、岭口和林僧帽、木客衣相对照,写出了落花的无主之悲;后两句写落花被鸟衔归,日暮行人绝迹的凄凉,进一步渲染了落花的悲苦。
“山路见落花”一句为第一句,写诗人在山路上见到落花。“见”,是目见的意思。“山路”,是作者的行经之路。
“野花垂岭口,无主亦芳菲。”第二句承上,写野花落在路旁的山岭口。“垂”,是低垂的样子。“亦”,是副词,也。“芳菲”,是香美的样子。这句的意思是:野花低垂到路旁的山岭口,即使它们没有主人,仍然是芳香美丽的。
“色映林僧帽,香随木客衣。”第三句承上,写山岭上的树林里的和尚帽子和木客的衣服都沾满了野花的花瓣。“色映”,是颜色映衬的意思。“林僧帽”,就是树林里的僧人戴的帽子。“色映林僧帽”,就是野花的颜色映衬着树林里的僧人戴的帽子。“香随”,是香气随着的意思。“木客衣”,就是树木上的客人穿的衣裳。“香随木客衣”,就是野花的香气随着树木里的客人穿的衣裳。
“凄凉𤠔折去,零落鸟衔归。”第四句承上,写落花被风吹散而飞落在地上,被小鸟叼走。“凄凉𤠔折去”中的“凄凉”二字写出了落花飘落时的悲哀之情;“𤠔”,是树枝,这里借指风。“零落鸟衔归”,就是小鸟叼起落花飞走了。
“日暮行人绝,山风吹更飞。”最后一联承上,写太阳快要落山,行人已经绝迹,山风又吹起落花。“山风”二字写出了落花被山风吹走的动态。这两句是说:太阳快要下山,行人已经绝迹,山风吹起,更多的落花在空中飞舞着。
这首诗是写落花的。但与一般咏花诗中所写的那种被人观赏、被人怜惜、被人赞美的花不同,这首诗所写的落花却是被人遗忘、受人轻视、被人践踏的野花,因而给人以一种悲哀之感。
这首诗的写法也很有特色。它不是正面描写落花的美丽,而是从反面来写落花的悲惨遭遇。这种写法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落花的悲苦命运,从而更加同情它们的处境。此外,这首诗还运用了对仗、衬托等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精炼、优美。比如“野花垂岭口”对“林僧帽”,“色映林僧帽”对“香随木客衣”,既写出了落花的无主之悲,也写出了落花的芳香美丽,同时还突出了落花的色彩鲜艳、香味浓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