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微霜落灞桥,数行官柳正萧萧。
听莺坐处空残叶,系马门前有旧条。
色借青娥双晚黛,声随急吹度寒蜩。
秦山送别那堪折,应把离情寄玉箫。
诗句原文与译文
昨夜微霜落灞桥,数行官柳正萧萧。
听莺坐处空残叶,系马门前有旧条。
色借青娥双晚黛,声随急吹度寒蜩。
秦山送别那堪折,应把离情寄玉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恭的作品,通过对灞陵衰柳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凄凉景象和深深的离愁。
第一句赏析:
“昨夜微霜落灞桥,数行官柳正萧萧。”
- 描写细节: 描述了在寒冷的夜晚,微霜降落在灞桥上的情景。这种天气变化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感伤气氛,还预示了即将到来的离别。
第二句赏析:
“听莺坐处空残叶,系马门前有旧条。”
- 情感表达: 通过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鸟儿不再鸣叫、落叶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第三句赏析:
“色借青娥双晚黛,声随急吹度寒蜩。”
- 视觉和听觉描述: 利用颜色和声音两个感官来增强诗的表现力。”青娥”指的是美丽的女子,用其双眉比喻柳叶的颜色;而”急吹”则形容秋风的声音,与”寒蝉”的声音相结合,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画面感。
第四句赏析:
“秦山送别那堪折,应把离情寄玉箫。”
- 象征意义: 使用”玉箫”这一意象,象征着纯洁或高洁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别离的情感处理和不舍。
第五句赏析:
“色借青娥双晚黛,声随急吹度寒蜩。”
-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之间的联系。通过将自然元素(如青娥的双眉)与人的情感(如离别的悲伤)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王恭的《灞陵衰柳》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而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人类情感的复杂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和深刻感悟,王恭成功地传达了他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哲学和美学上的启示,值得深入探讨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