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沦尘俗愧缁衣,曾是三生石上违。
愿得远公留半偈,也令玄度发清机。
金沙堤晓香中别,祗树林深定里归。
独鹤孤云无住著,却令方外故交稀。

【注释】

华石上人:即华严宗的开山祖师,法名善财。见《五灯会元》卷三。

缁衣:僧服。

三生石:指佛教传说中三世轮回中的一块石头。违:背离、离开。

远公(慧远):东晋高僧,曾住虎丘寺,后至庐山建东林寺。

半偈:指禅宗六祖惠能所传的《菩提偈》,共二十八字。玄度:唐代僧人。

金沙堤:在苏州城西。香中别:分别时用香为送行。

祗树林:即只林寺,位于苏州西南的灵岩山麓,是慧远法师的旧地。

孤云:指慧远。无住著:不住着相。

方外故交:佛教徒之间的交往。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历年间(766~772年)。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任左拾遗,而华严宗的开山祖师华石上人在洛阳与慧远同游。华石上人对慧远的学问和人格十分钦佩,于是将他的诗作了一首赠别诗寄给慧远,诗人也作此诗以酬答华石上人的赠诗。

首联“久沦尘俗愧缁衣,曾是三生石上违。”是说自己长期沉溺于世俗之中,感到惭愧,因为自己过去曾经违背过三生石上的约定。这里的缁衣指的是僧人的服饰,三生石是指佛教传说中的一个故事,据说这是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的一个地方。

次联“愿得远公留半偈,也令玄度发清机。”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慧远和尚的赠言,也希望得到慧度法师的教诲,能够使自己的心性清净起来。

第三联“金沙堤晓香中别,祗树林深定里归。”是说诗人在金沙堤边告别时,闻到了早晨的香味;回到只树林深处的寺院时,已经是晚上了。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离别和回家的情景。

末联“独鹤孤云无住著,却令方外故交稀。”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慨。他感叹自己像一只孤独的鹤、一片飘荡的云一样,无法安定下来,因此导致自己的老朋友越来越少。这里的“方外故交稀”就是指这些朋友逐渐稀少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于宗教修行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深沉和丰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