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霜叶正纷纷,不见燕台只见云。
君去试看台下草,何人更忆乐将军。
注释:蓟门的霜叶正在纷纷扬扬地飘落,我看不见燕台,只看到一片云海。您离开后请试着看看台下的草,有谁还会怀念乐将军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送别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诗中“不见燕台只见云”一句,描绘了一幅蓟门萧瑟、寒风凛冽的画面,使人感到凄凉而悲壮。最后两句则以乐将军为例,表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提起他的名字,人们都会想起他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的一切。这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记忆,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蓟门霜叶正纷纷,不见燕台只见云。
君去试看台下草,何人更忆乐将军。
注释:蓟门的霜叶正在纷纷扬扬地飘落,我看不见燕台,只看到一片云海。您离开后请试着看看台下的草,有谁还会怀念乐将军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送别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诗中“不见燕台只见云”一句,描绘了一幅蓟门萧瑟、寒风凛冽的画面,使人感到凄凉而悲壮。最后两句则以乐将军为例,表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提起他的名字,人们都会想起他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的一切。这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记忆,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梅城小景 沧江湛回流,荒城出花屿。 海色明远洲,岚光过新雨。 渔家孤笛秋,烟火疏林暮。 漠漠天际帆,苍苍鸟边树。 若人静者流,持竿得真趣。 取乐非取鱼,日斜忘归去。 注释: 1. 沧江湛回流:沧江,指的是大海,湛流,指水流湍急的样子,回,回旋的意思。沧江的水流在秋天变得湍急,回旋着流动。 2. 荒城出花屿:荒城,指的是被战争破坏的城市,花屿,指海边的小岛,被战争摧毁,只剩下岛上的花。 3.
注释: 1. 谷口翠微路,深溪明药丛。 - 指诗人的住所位于谷口,周围是翠绿的小山,小路上长满了花草。 - 深溪中的草药长得茂盛,显得十分明亮。 2. 宴林候巾舄,卷幔来群峰。 - 在林间等候客人的到来,换上干净的鞋子。 - 推开窗帘,看到群山环绕,景色十分美丽。 3. 心远鱼鸟狎,迹幽猿鹿同。 - 心境宁静,与鱼儿、小鸟亲近;行动隐蔽,与猿猴、野鹿和谐共处。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进行分析。本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对自己隐居的生活和所思、所见的描绘,表达出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首联“连川医者许得明悠然楼”,意思是说:居住在连绵不断的山间之中,我有幸成为一位医者许得明。悠然楼,意指高高的楼阁,这里指隐居之处。“楼居结遐想,高超世人群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题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描述的是松陵地区,吴文刚所建的长春轩。 - 关键词: 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 注释: 松陵是一个地名,吴文刚是这里的主人翁,而长春轩可能是一处建筑或居所。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松陵地区及其主人翁吴文刚的敬仰之情。 2. “习隐向微道,了然玄牝门”: 描述了通过隐居生活,寻找并领悟到了“玄牝门”的深奥道理。 - 关键词: 习隐、微道
飞流积天镜,胜寄来花源。 寻林烟露晚,扫石泉萝偏。 莹神庶遗境,历寂焉累烦。 身与鸟共远,兴将云独还。 以求沧洲侣,永矣洗心言。 注释: 1. 飞流积天镜:形容瀑布如天上的镜子一般美丽壮观。 2. 胜寄来花源:这里指诗人想要在这个地方找到如花源一样的美景。 3. 寻林烟露晚:在树林中寻找,发现夜晚的烟雾和露水。 4. 扫石泉萝偏:用扫帚清理石头上的苔藓和藤蔓。 5. 莹神庶遗境:让心灵远离尘世
注释: 清江散人为林孔逸写前林过雨图:林孔逸,字散人,号清江,是明代文学家。他擅长绘画,尤精于水墨山水画,与唐寅、文征明并称“吴门四杰”。 清川带长林,雨后宜水木:清江带着长长的树林,雨水过后更适宜欣赏水木之美。清川,指清澈的河流;长林,形容树木茂盛。 澹沲天影寒,孤光霁人目:淡雅而宁静的天空映衬着寒冷的光,照亮了人们的双眼。澹沲,形容天空宁静而淡雅;孤光,指明亮的月光或日光;霁,意为晴朗。
传别驾风树卷 疾风吹庭树,游子常苦心。 禄养已不逮,江湖行且深。 鼎茵岂云乐,藜藿宁自任。 怀哉古人意,锡类犹至今。 鄱水漾寒波,楚云还远林。 含悽念幽壤,几欲忘华簪。 【注释】: 传:转达。别驾:官名。指刺史。 疾风:急风。 苦心:忧思烦扰的心。 鼎茵:古代的一种高级席子,用玉装饰。泛指高贵的席子。 藜藿:指贫贱的饭食,泛指粗劣食物。 古人意:指《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古田陈叔重著存堂 风树叹亲没,含悽竟何言。 空馀永感下,慨此雷露繁。 蘋藻洁时祀,焄蒿动精魂。 音容恍在眷,謦欬恒若存。 堂虚俨像设,林木当前轩。 林木有时变,此心常弗谖。 注释: 1. 古田陈叔重著存堂:指的是诗人陈叔重在古田所建造的祠堂。 2. 风树叹亲没:感叹亲人已经去世。 3. 含悽竟何言:悲痛至极,无言以对。 4. 空馀永感下:只有深深的哀思留在心中。 5. 慨此雷露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案】 译文: 麒麟和凤凰是难以驯服的,它们托身在穷幽之处而不肯轻易离开。 其他的飞禽走兽争着伸长脖子吃食物,纷纷争夺,相互残杀。 谁想到它那威武雄壮的爪牙却隐藏在深山翠绿里。 早晨它在松林边吃草,晚上在涧水旁饮水。 即使有人想咬它一口,它也矢志不渝,逍遥于白云之间。 整天与龙为伍
飞霰夜仍集,寒飙鸣近林。 感君玉壶酒,微昏忽盈襟。 中庖出丰膳,剧饮成讴吟。 宾言无多酌,主称宜再斟。 人生亦奚为,所愿常盍簪。 何必候离间,临风想徽音。 顾惭悠悠者,辱此惠爱深。 穷匮不能答,嘿嘿以铭心。 注释与赏析: 飞霰夜仍集, 指夜晚降下的雪花仍在空中飞舞。 寒飙鸣近林, 凛冽的北风吹动树木发出声响。 感君玉壶酒, 感激主人的美酒,如同美玉般珍贵。 微昏忽盈襟, 微醺之后,酒气轻拂着衣襟
释义: 书陈平叔山水画扇头。 鸟儿隐没在山中,山的意境显得寒冷;渔人归家,水边的景色显得宁静。 长啸着望着那树林的门口,微风拂动了那些绿色的藤萝与薜荔。 译文: 书陈平叔山水画扇头。 鸟影消失山林间,寒气袭人添凄凉; 渔舟收网归江畔,夕阳余晖映波光。 长啸一声唤归途,林门轻掩静无踪; 微风轻拂翠萝薜,摇曳生姿舞翩翻。 注释: - 诗题:“书陈平叔山水画扇头”,这是一首描述自然风光的诗歌
【解析】 此题是鉴赏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然后再逐句分析,最后再结合注释和标题等具体问题进行赏析。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注意要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分析,最后给出自己的赏析。 【答案】 ①书林:指读书人。景行:即“景行之德”,形容道德高尚。②米老:米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
注释: 水墨枯木,色借苍苔古。 色借:指颜色借助于其他物象来表达。 苍苔:深绿色的青苔。 古:古雅、沧桑。 回看五陵上,无树起秋风。 五陵:古代长安附近的五个帝王陵墓所在地。 无:一作“无复”。 秋风:秋天的风
【注释】阴山:在今内蒙古大青山一带。朔雪晴:指冬季的阴山雪后天晴。湾河:即浑河。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于宪宗元和十年(815)冬作客蓟县时所写。蓟县,古县名,治所在今北京市西郊。据史籍记载,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幽州节度使张仲武奏称:“蓟门之外,水草不蕃,乞置牧马之官。”宪宗皇帝批准,于是“置监牧使”,在蓟州、涿郡一带设立牧场。当时,朝廷派来的是宦官李石。他到任后,对边将说
深宫花落 深宫之中,花已谢。 风起之际,花瓣随风舞,洒满御沟边。 我怜此花,薄命何其薄。 君恩如水,东流不息,却难寻踪迹。 妾命自怜,花似薄命人。 终将东去,无处追寻
杜鹃花 蜀鸟啼来口血深,染成花萼满空林。 芳魂不逐风吹散,还向天涯醉客心。 注释:杜鹃鸟在蜀地的叫声很悲,它嘴里的血是红色的,染红了周围的花朵和树叶。这种美丽的颜色在树林中到处都能看到,就像春天的气息一样。但是杜鹃的花虽然美丽,但它们的生命却非常短暂,一旦凋零就会随风飘散,这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无常。但是这些美丽的花朵并没有被风吹散,而是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