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转逐断香飞,歌鸟残春听渐稀。
为报琅玕应结子,荒山秋晚凤凰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它描写了蜻蜓和歌鸟的生态习性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感慨和思考。
诗句“蜻蜓转逐断香飞”描绘了蜻蜓捕食的情景。蜻蜓是一种喜欢捕食小虫的昆虫,它们在飞行中会捕捉到飞行途中的昆虫或小动物。这里的“转逐”形容蜻蜓追逐的动作,而“断香”则形容了被捕捉的昆虫散发出的香气。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想象出蜻蜓在空中盘旋飞舞,寻找目标的场景。
紧接着,“歌鸟残春听渐稀”描述了春天即将过去时,歌声渐弱的小鸟。这里,“歌鸟”指的是鸣叫的鸟儿,它们在春天繁殖期时最为活跃,此时它们的歌声也最为悦耳。而“残春”则指春天即将结束,鸟儿们开始迁徙或寻找新的食物来源。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也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三句“为报琅玕应结子”,则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琅玕是一种植物名,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这里的“结子”可能指的是植物结出果实,象征着繁衍和生长。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感叹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和延续。
最后一句“荒山秋晚凤凰饥”,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总结。这句话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秋日景象,天空中的凤凰因饥饿而显得憔悴。诗人通过对凤凰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中生物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蜻蜓、歌鸟等生物的生活习性和自然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感悟和思考。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生态平衡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