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曾嗔解语迟,数声偏醉五陵儿。
想应脱略樊笼去,甘与鹪鹩共一枝。

《书鸲鹆小禽并枝图》是唐代李商隐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娇养曾嗔解语迟,数声偏醉五陵儿。

注释:曾经娇养的它,嗔怪说话声音迟缓;只因为几声鸣叫,就沉醉在五陵少年中。

想应脱略樊笼去,甘与鹪鹩共一枝。

注释:想必它也挣脱了束缚的樊笼,愿意和鹪鹩共享一片天空。

赏析: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意和隐喻。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只小鸟(可能是鹪鹩)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解脱和自然和谐的向往。

“娇养曾嗔解语迟”这一句,描绘了一只小鸟由于过于娇养而变得说话迟缓。这里的“嗔”是嗔怪的意思,表明诗人认为这种过度的呵护反而限制了小鸟的自由表达。

“数声偏醉五陵儿”进一步描绘小鸟的行为。它因为几句话语而陶醉,仿佛在五陵(即长安附近的贵族聚居地)的少年中找到了归属感。五陵少年通常指的是贵族子弟,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轻浮或不羁的生活方式。

“想应脱略樊笼去”这句表达了一种愿望,希望这只小鸟能够摆脱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樊笼在这里象征着人为的牢笼,暗示了诗人对于束缚和控制的追求。

“甘与鹪鹩共一枝”则是诗人的理想状态,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小鸟一样,与鹪鹩共享一片天地。鹪鹩是一种小巧的鸟类,常用来象征微小和精致。这里诗人可能在比喻自己的才华被压抑,渴望有朝一日能展现自己的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小鸟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于社会约束的不满。通过小鸟的行为,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自然和自由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