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侯架上书如积,金薤琅玕映奎璧。
纵横断墨莽多岐,浩荡真源了无迹。
延陵书舍带湖山,湖上书声掩霭间。
闭户不知秋叶落,卷帷或见暮云还。
山童洗砚春池黑,仙侣吹藜夜烟白。
半榻清晖草带间,一帘风露芸香夕。
青春衣彩尚趋庭,永日琴尊复聚星。
吟边狭水牵长镜,醉里青天扫画屏。
几年在泮非常调,犹未携书发西笑。
心迹空冷鱼鸟知,文章已作簪缨料。
同辈纷纷似子稀,诵诗三百解人颐。
愁君便逐青云去,谁共山中薜荔期。
题邑造士吴中书室
邺侯架上书如积,金薤琅玕映奎璧。
纵横断墨莽多岐,浩荡真源了无迹。
延陵书舍带湖山,湖上书声掩霭间。
闭户不知秋叶落,卷帷或见暮云还。
山童洗砚春池黑,仙侣吹藜夜烟白。
半榻清晖草带间,一帘风露芸香夕。
青春衣彩尚趋庭,永日琴尊复聚星。
吟边狭水牵长镜,醉里青天扫画屏。
几年在泮非常调,犹未携书发西笑。
心迹空冷鱼鸟知,文章已作簪缨料。
同辈纷纷似子稀,诵诗三百解人颐。
愁君便逐青云去,谁共山中薜荔期。
赏析:此诗是一首写自己隐居生活的诗,全篇抒发了作者退归山林的豪情与志趣。诗人以“吴中”为题,表达了他隐逸山林、寄情山水的情怀。首联点明主题,用典描绘藏书楼的壮丽景象:“邺侯架上书如积,金薤琅玕映奎璧。”邺侯是指曹操,他的藏书楼被称为邺城之库,有“邺城四宝”,其中就有“金虎”“紫瑶”。金虎即铜虎符,紫瑶即玉瑶。这里借指藏书楼收藏丰富,书籍如山。颔联写藏书楼中书香扑鼻,环境优美而宁静,但作者并不留恋,因为“纵横断墨多歧,浩荡真源了无迹”。横纵交错的书籍如同莽莽大森林,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尾联又回到藏书楼,说“闭户不得知秋叶落,卷帷时见暮云还”。可见作者对世事看得很清楚,对名利看得很淡泊。颈联写自己的居所环境优美,“延陵书舍带湖山,湖上书声掩霭间”。延陵指的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季札,他在带溪建造的书舍风景优美,环境恬静。《世说新语》中记载:“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累迁至中书令。入朝廷,大被亲待,凡密诏皆领职。尝以事下谢公,谢公晨唤宿客,遂检校簿籍,按行文书。狱讼始立,谢公徐入坐,诸吏周章折券。于是谢公意作色曰:‘安令尔辈乃复案张!’”可见当时谢安在带溪的书舍读书是很有名的。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说明作者隐居之地环境优美。尾联又回到隐居生活,说“山童洗砚春池黑,仙侣吹藜夜烟白”。山童在这里代指作者自己,说他喜欢在春天洗笔砚的时候,把墨水都洗黑了。仙侣在这里指作者的朋友,说他们在夜晚吹藜火读书的时候,烟雾缭绕。这两句既写出了隐居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作者对名利看得很淡薄。过了几联又回到隐居生活,说“半榻清晖草带间,一帘风露芸香夕”。半榻是一半的床铺,指半山亭;芸香指芸香草,这里用来比喻书香。这句说半山亭中阳光斜照,草木葱茏,晚上风吹来带着淡淡的花香。最后一句说“青春衣彩尚趋庭,永日琴尊复聚星”。这句说自己年轻时就喜好读书,如今仍常常弹琴饮酒,过着闲适的生活。尾联又回到隐居生活,说“吟边狭水牵长镜,醉里青天扫画屏”。吟边指吟诗的地方,这里的镜子很小;醉里指喝醉酒的时候,天上的云彩好像画屏风一样。这句说喝酒的时候,天上的云像一幅幅画屏风一样飘浮过来,使人感到十分惬意。尾联又回到隐居生活,说“几年在泮非常调,犹未携书发西笑”。泮是泮宫的简称,这里指国子监;发西笑是高兴得大笑的意思。这句说几年前我参加科举考试很顺利,现在还没有离开家乡到京城做官。最后一句说“心迹空冷鱼鸟知,文章已作簪缨料”。心迹指心意和踪迹,鱼鸟知道是说自己隐居山林的心迹只有鱼和鸟知道。文章已经写成了可以做高官的材料。末联又说“同辈纷纷似子稀,诵诗三百解人颐”。同辈指朋友,子稀就是稀少的意思。这句说朋友们聚在一起一起谈论诗文,但是像孔子那样的贤人很少了。诵读《诗经》,能够解人颐(即解颐)的就是圣人。这句说朋友们聚在一起一起吟诗作赋,能够做到这样境界的人很少了。尾联说“愁君便逐青云去,谁共山中薜荔期”。愁君指朋友,青云指仕途成功。这句说朋友如果追求功名利禄的话,我就跟着你一起去青云直上。谁和我一同隐居在山中呢?整首诗通过描写隐居生活的种种情景,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