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周嘉禾纪王瑞,一茎芃芃连九穗。
汉家宫殿发灵芝,金光晔晔生铜池。
紫文缃核浮香来,复见君侯府庭内。
王母仙根岂浪传,玄都佳种今犹在。
繁花并蒂玉交柯,异体同苞孕太和。
非关雨露生成别,自是公门佳气多。
红莲幕下开仙馆,何必天台羡刘阮。
鹦鹉斜飞不敢窥,祥乌欲下空偷眼。
锦袍朝觐又承恩,采摘唯应奉至尊。
宸居玉食天齐寿,九节昌阳何足论。
【注释】
成周:指周朝。嘉禾:古代传说中瑞应的庄稼,这里指麦子。王瑞:王气,王者之征兆。连九穗:指麦穗长得很茂盛,结了9个穗头。
汉宫:指汉代的宫庭。发:发芽。灵芝:一种仙草。铜池:铜做的池塘。
紫文:紫色的花纹。缃(xiāng):浅黄色。核:果仁。浮香:飘荡着香气。复见君侯府庭内:再次出现于你的官署庭院里。君侯:对别人的尊称,这里指诗人自己。
王母仙根:王母娘娘种下的仙根。玄都:神仙居住的地方。佳种:好种子。今犹在:至今依然存在。
繁花并蒂:两朵花的花瓣合在一起。玉交柯:形容两朵花相依相伴。
非关雨露生别异,自是公门有佳气:不是因为雨露的滋养而生长得与众不同,而是因为你的官府里有一种吉庆之气。公门,这里指官府。
红莲幕下:红色的莲花屏风下。开仙馆:开设仙馆。何必天台羡刘阮:为什么羡慕天台山的刘阮呢?天台山,相传是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修炼场所。刘阮:晋代人,他们曾到天台山隐居,后来回来后很受人们羡慕。刘、阮: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的名字。刘安(前178年-?),字安世,西汉淮南王刘安之子;阮籍(约210年-约630年),字嗣宗,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
鹦鹉:一种鸟,羽毛鲜艳,善于学人语。斜飞不敢窥:斜着翅膀飞翔不敢偷看。祥乌:吉祥的乌鸦。欲下空偷眼:《诗经·周南·小雅》中有“我觏之子,在城阙兮。我觏之子,在大邦兮”的句子,意思是我遇到这个人,是在城阙之中;我遇到这个人,是在大国之中。在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看到皇帝时的心情。想窥视但不敢,形容非常谨慎的样子。
锦袍:用五彩丝线织成的华丽衣服。朝觐:朝见天子或国君。《汉书·礼乐志》:“吾皇万岁万世!”《汉书·郊祀志》:“汉元帝时,上始为童稚之时也。”承恩:接受皇帝的恩惠,这里是说皇帝赐给礼物的意思。
宸居:皇宫。玉食:精美的饮食。天齐寿:《史记·封禅书》:“天齐,盖神所栖处,故祭天齐渊石,望祠常如。”这里指的是长生不老之意。九节:古星名。昌阳:古星名。
【赏析】
此为赠照磨瑞桃歌。诗以咏颂帝王之宝物瑞桃为主,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当朝统治者的忠贞与期望之情。此诗全篇押韵,平仄协调,音韵和谐。
第一联:“成周嘉禾纪王瑞,一茎芃芃连九穗。” 成周,即周朝。嘉禾,古代传说中瑞应的庄稼。王瑞:王者之征兆。“一茎”三句,写瑞麦长得很高、茂盛,结了很多穗头。王气,王者之征兆。王者之兆见于万物,而瑞麦者,其最著者也。
第二联:“汉家宫殿发灵芝,金光晔晔生铜池。”“汉家”,指汉代的汉朝。汉武帝时期,宫中种植了许多仙草,如芝草、黄精等,这些仙草生长得很好,所以人们就称其为”汉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汉代的宫廷里生长着很多神奇的仙草,它们的金光闪闪地照射在铜池上。
第三联:“紫文缃核浮香来,复见君侯府庭内。”“紫文”指紫色的花纹。“缃核”,指浅黄色的核仁。“浮香”,是指飘荡着的香气。“复见”意为再次出现于你的官署庭院里。这句话的意思是,紫色花纹的核仁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再次出现在你的官署庭院里。
第四联:“王母仙根岂浪传,玄都佳种今犹在。” 王母仙根:王母娘娘种下的仙根。玄都:神仙居住的地方。佳种:好种子。“今犹在”意为至今依然存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王母娘娘种下的仙根并不是随便流传下来的,现在仍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第五联:“繁花并蒂玉交柯,异体同苞孕太和。”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两朵花的花瓣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图案,它们共同孕育着天地间的和谐之气。“异体”意为不同的个体,“同苞”意为共同的花朵。
第六联:“非关雨露生别异,自是公门有佳气。”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这并不只是因为雨露的滋养而生长得与众不同,而是因为你的官府里有一种吉庆之气。
第七联:“红莲幕下开仙馆,何必天台羡刘阮。”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红色的莲篷下可以开设一所仙馆。为什么羡慕天台山上的刘阮呢?因为那里的景色更美啊!
第八联:“鹦鹉斜飞不敢窥,祥乌欲下空偷眼。”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鹦鹉不敢斜着翅膀飞翔去窥视你,而吉祥的乌鸦却想要下来偷看你。
第九联:“锦袍朝觐又承恩,采摘唯应奉至尊。”“锦袍”指华丽的服装。“朝觐”意为朝拜君主。“奉至尊”意为侍奉君主。这几句诗意在赞美皇帝赏赐给臣子的礼物,表示臣子要恭敬地接受这份厚爱。
第十联:“宸居玉食天齐寿,九节昌阳何足论。”“宸居”指皇宫或帝居。“玉食”指精美的饮食。“天齐寿”意为长生不老之意。“九节”指北斗七星上的九颗星。“昌阳”指南极星。这几句诗意在赞美皇帝赐予臣子的礼物,表示臣子要恭敬地接受这份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