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才子龙门客,别驾闽州声籍籍。
春帆曾食汉家鱼,秋灯几听南雄笛。
王程迢递不辞难,守道何妨未转官。
白云片片乡山远,风木萧萧陇日寒。
银妆束带乌纱帽,锦作朝衣紫鸾诰。
佐郡长悬魏阙情,归骖又指吴门道。
江亭把酒别同僚,卢橘花深惜去桡。
南宫此度非常调,应接鹓鸾上九霄。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豫章才子龙门客,别驾闽州声籍籍。 —— 豫章郡的才子(诗人自谦)作为来自龙门的客人,在闽州(今福建)名声显赫。
- 注释: 豫章,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南昌附近。“才子”指有才华的人,这里可能是诗人自谦的说法。“龙门”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因关中有石刻像龙门一样排列而得名,这里是借喻诗人自己的出身或才华出众。“别驾闽州”指的是在某个地方担任官职,这里的“闽州”指的是福州,当时隶属于福建路,所以称为闽州。
- 春帆曾食汉家鱼,秋灯几听南雄笛。 —— 春天乘船时享受过汉朝的美味佳肴,秋天夜晚多次聆听南雄(今广东南雄)的笛声。
- 注释: 汉代的鱼菜很受欢迎,这里用“曾”表示曾经。“汉家”指汉代的朝廷或制度。“南雄”是广东省的一个城市,以出产竹子制作的乐器而闻名。“笛”是一种横吹的管乐器。
- 王程迢递不辞难,守道何妨未转官。 —— 长途跋涉不抱怨艰难的道路,坚守正道又有何妨没有升官?
- 注释: “王程”指皇帝的行程或官员的公务。“迢递”形容距离遥远。“守道”即坚持原则。“转官”意为升官。
- 白云片片乡山远,风木萧萧陇日寒。 —— 故乡的山峦被白云缭绕,风声在山间回荡,显得特别凄凉冷寂。
- 注释: “片片”形容云彩的样子。“乡山”指故乡附近的山。“风木”常用来比喻思念家乡之情,这里特指风吹过的树木。“陇”指的是陇山,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山丘。“萧萧”形容风声或者落叶的声音。
- 银妆束带乌纱帽,锦作朝衣紫鸾诰。 —— 穿着镶银边的服饰,戴着乌纱帽,穿着锦绣制成的朝服,佩戴着紫红色的官印和敕书。
- 注释: “银妆”指银色装饰。“束带”是指系着腰带。“乌纱帽”是官员戴的一种帽子。“锦”是丝绸的意思。“朝衣”指官员所穿的正式服装。“紫鸾诰”是古代授予官员的文书或荣誉标志,通常用紫色丝织品制成。
- 佐郡长悬魏阙情,归骖又指吴门道。 —— 作为地方政府的官员,心中一直牵挂着京城的情感;回家后,又指着通往杭州的道路。
- 注释: “长悬”是指长时间悬挂在心头。“魏阙”指的是古代天子的宫殿,也是对朝廷的代称。“吴门”指的是江苏苏州一带,因为那里靠近杭州,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往来于此。
- 江亭把酒别同僚,卢橘花深惜去桡。 —— 在江边的亭子里举杯送别同事们,看到满园的卢橘花感到惋惜要划船离去。
- 注释: “江亭”是水边的小亭子。“把酒”是指饮酒。“同僚”指的是同事或同等级的官员。“卢橘花”是一种植物,常在江南地区种植。“惜”表示舍不得。“去桡”是指在离别时划船离去。
- 南宫此度非常调,应接鹓鸾上九霄。 —— 这次被调离京城到外地任职,将会遇到许多不同的情况,应当迎接像鸾鸟一样的高官飞升上九天。
- 注释: “南宫”通常指皇宫内的庭院,这里用来比喻官场或朝廷。“此度”是指这一次。“非常调”意味着不同于常态的调动。“鹓鸾”是古代官员的冠冕名称,这里借指高级官员。“应接”是应对、接待的意思。“九霄”指的是天空中最高的部分,常用来比喻高位或高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描述了一位官员从京城被调至外地的情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诗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