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闽州柳堪折,泮林上客来作别。
自言官满欲朝天,不向家山卧明月。
君家兄弟并承恩,冠盖联蝉共一门。
看君已是丈夫行,况复少卿贤子孙。
太常峨峨彩云里,君见才名亦如此。
黄鹄高飞隘九州,骅骝一蹴行千里。
倾盖逢君惜未深,相看又动别离吟。
兴回暮雨孤尊酒,目送南鸿一片心。
吴樯积水丹枫坝,淮树青山秣陵社。
白下亭中醉墨时,凤凰台上弹琴夜。
故园迢递白沙堤,榕叶青青拂石猊。
功成早著还乡绣,毋令睇望空云泥。

注释:

奉饯林思和秩满之天官:在送别林思和(字思和,号天官)时,向他敬酒祝贺。

三月闽州柳堪折,泮林上客来作别:春天的闽州有如柳枝般的柔美,泮林上客人来访,我们在这里告别。

自言官满欲朝天,不向家山卧明月:他自己说已经做满了官,要去朝拜皇上,不会像在家乡一样,躺在月光下休息。

君家兄弟并承恩,冠盖联蝉共一门:你家里兄弟都得到恩宠,像冠盖上的蝉鸣声一样,连绵不断,都是一家人。

看君已是丈夫行,况复少卿贤子孙:看着你已经是成年人了,何况你还是一个贤良的子孙。

太常峨峨彩云里,君见才名亦如此:太常寺庄严华丽,就像彩云一样,你看到自己的才华和名声也是如此。

黄鹄高飞隘九州,骅骝一蹴行千里:黄鹄高飞,越过九州大地;骏马一蹴就能走千里。

倾盖逢君惜未深,相看又动别离吟:我们相遇,却因为相见的时间太短而感到遗憾,再次离别时就忍不住要抒发心中的离愁。

兴回暮雨孤尊酒,目送南鸿一片心:兴致盎然地回到傍晚的雨中独自喝酒,目送南去的大雁,心中一片惆怅。

吴樯积水丹枫坝,淮树青山秣陵社:在吴国的船舷旁,水积成潭,岸边生长着丹红色的枫树;在淮河两岸,树木茂盛,远处的山是青的。

白下亭中醉墨时,凤凰台上弹琴夜:在南京城西的白下亭里饮酒作乐时,我在凤凰台上弹琴演奏。

故园迢递白沙堤,榕叶青青拂石猊:故乡遥远而又漫长,我沿着白沙堤行走时,榕树叶子绿油油的,轻轻拂过石狮子。

功成早著还乡绣,毋令睇望空云泥:功成之后,尽早穿着绣花的衣服回家乡,不要让你在云端之上遥望,白白浪费时间。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人借与友人林思和的分别之际,以“奉饯”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美好祝愿。全诗情感真挚热烈,风格清新俊逸。

首联“三月闽州柳堪折,泮林上客来作别”,起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原因。“三月”交代季节,说明是在春季,闽州柳条已经长出来了;“泮林”是指泮宫附近的树林,“上客”指尊贵的朋友。诗人用“堪折”、“作别”等词语描写眼前景象,表现了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颔联“自言官满欲朝天,不向家山卧明月”,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心情。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主人公比作天上的神仙,表明他渴望建功立业,不愿在家山之中安逸享乐。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愿,希望他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颈联“君家兄弟并承恩,冠盖联蝉共一门”,通过描绘朋友家门庭显赫、人才辈出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家庭地位的羡慕和向往。诗人用“承恩”、“冠盖联蝉”等词语描绘了朋友家族的辉煌,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自卑感。

尾联“看君已是丈夫行,况复少卿贤子孙”,诗人用“已是丈夫行”表达了对友人成熟、稳重的赞赏之情;用“少卿贤子孙”则表示了自己对友人后代的美好祝愿。诗人用“丈夫行”来形容友人的风采,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自卑感。

最后两联“太常峨峨彩云里,君见才名亦如此”,“黄鹄高飞隘九州,骅骝一蹴行千里”,诗人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黄鹤一样翱翔九天,像骏马一样驰骋万里。这些诗句既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倾盖逢君惜未深,相看又动别离吟”,诗人用“倾盖”形容与友人相见之欢,用“别离吟”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诗人用“倾盖”形容与友人相见之欢,用“别离吟”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兴回暮雨孤尊酒,目送南鸿一片心”,尾联诗人以景结情,通过描绘暮雨中的景色和南去的大雁,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用“暮雨”、“孤尊酒”等词语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热烈、风格清新俊逸。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的表达,不仅展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落寞,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