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稽山云,淡淡镜湖水。
云水两无心,千秋亦相似。
忆昔金门人,黄冠此山里。
恩荣□□□,但得遂初志。
兰亭何岧峣,修竹犹深邃。
欲识斯人居,寂寞山阴是。
我来吊遗踪,临风写幽意。
恻怆更何言,落日猿声起。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综合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明确具体诗句意思,再根据要求组织答案。注意要符合题目要求,语言规范、简洁。
(一)
遥遥稽山云,淡淡镜湖水。云水两无心,千秋亦相似。
注释:远处的稽山云雾缭绕,近处的镜湖波光粼粼。云水都无心地飘浮着,它们虽然各自独立,却同样显得长久而恒久。
赏析:诗人以“遥”“淡”二字起兴,描绘出一幅空灵、静谧的自然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稽山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清雅脱俗的情感基调。
(二)
忆昔金门人,黄冠此山里。恩荣□□□,但得遂初志。
注释:回想起过去在朝廷任职时,身着黄色道袍的黄门郎。如今我在这里隐居,享受着恩宠。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失落,也透露出自己的仕途失意。
(三)
兰亭何岧峣,修竹犹深邃。欲识斯人居,寂寞山阴是。
注释:兰亭多么高峻,修长的竹子依旧幽深。想要了解这位隐士的居所,只能在寂静的山阴找到他了。
赏析:诗人以兰亭和山阴为背景,描写了一位隐者的生活环境,表现了他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四)
我来吊遗踪,临风写幽意。恻怆更何言,落日猿声起。
注释:我来到这遗迹之地,面对清风抒发内心的感受。悲凄哀伤更加难以言表,夕阳西下的时候,猿猴的叫声响起。
赏析:诗人通过对遗迹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
①“遥”点出了稽山上远的地理位置;“淡”突出了镜湖水色的特点,表现出稽山自然景色的美丽迷人。②“云水两无心”,表明自己与天地万物一样,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同时暗示自己对名利看得很轻。③“千秋亦相似”表明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人们追求功名富贵的愿望总是相似的。④“黄冠此山里”表明自己曾经在朝廷做官,现在则过着隐居生活。⑤“恩荣□□□”指得到朝廷的赏赐和荣誉。⑥“但得遂初志”指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就可以了,表现诗人不慕荣利、安于贫贱的生活态度。⑦“兰亭”,地名,这里借代作者的隐居之地。⑧“山阴”,地名,即会稽郡城东面山南边。⑨“吊遗踪”,凭吊故人遗留下来的痕迹,即凭吊故人坟墓或故人留下的遗迹。⑩“写幽意”,抒发心中隐秘的感情。①“恻怆”,悲伤、哀痛的样子。②“落日猿声起”,傍晚时分,落日余晖中,群山之间传来阵阵猿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