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十万羽林儿,壮气桓桓似虎貔。
挽得雕弓射飞雁,赐将宫锦绣盘螭。
春城走马花开处,夜鼓归营月上时。
应是太平无战伐,少年行乐正相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要结合词义、词性、字形进行记忆。重点字:貔、绮。理解内容:少年们骑着马在春天的京城里欢快地游玩,夜晚的鼓声伴随着他们回到军营。
翻译:汉家有十万羽林军的子弟,他们豪气冲天,像虎狼一样勇猛。挽起弓箭射走飞鸟,得到皇帝赏赐锦绣盘螭。春天的京城到处是鲜花盛开的地方,夜晚的鼓声伴随他们回到军营。应该是太平盛世不需要战乱,少年们应当尽情游乐才合适。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少年们骑在马上奔驰在春花烂漫的大好河山中,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最后两句,诗人用反衬之法,将这种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
【答案】
(1)“汉”即汉朝,这里指唐朝的皇宫;“羽林儿”指皇宫禁卫兵的少年兵。
(2)“桓桓”,威武的样子。形容少年们的英武气概。
(3)“雕弓”,古代的一种长筒形的弓;“雕”,通“调”。这里指拉满了弓。
(4)“宫锦”,宫中所绣的锦缎;“绮”,彩色丝织品。这里指精美的绣着龙凤花纹的锦缎。
(5)“春城”,春天的城市,借指长安城;“绮”同“绮”,指美丽的锦缎。
(6)“走马”,骑马疾驰;“花开处”,指花开满路。
(7)“夜鼓”,指夜晚敲鼓报时,这里用来渲染气氛;“归营”,指回到营帐,表示休息。
(8)“应是”,应该是;“太平无战伐”,意思是应该没有战争和战乱。
(9)“相宜”,适宜;“乐”,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