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山川壮,关城地势雄。
崖倾开鸟道,路险瞰龙宫。
后队千旗拥,前驱一骑通。
纡回多傍涧,登陟半凌空。
雨霁岩前雾,香飘树杪风。
云随仙仗白,花映御衣红。
景属阳和后,恩覃化育中。
临高须刻石,长此纪神功。

扈从度龙门作

边塞山川壮,关城地势雄。

崖倾开鸟道,路险瞰龙宫。

后队千旗拥,前驱一骑通。

纡回多傍涧,登陟半凌空。

雨霁岩前雾,香飘树杪风。

云随仙仗白,花映御衣红。

景属阳和后,恩覃化育中。

临高须刻石,长此纪神功。

译文

扈从渡过龙门,边塞的山水雄伟壮观,关城的地势显得格外雄壮。
崖壁倾倒如同鸟飞,开辟出一条鸟道;道路险峻,可以俯瞰龙宫。
后队的旗子千面簇拥,先头的队伍有一骑马领路。
蜿蜒曲折的山路很多都傍依山涧,登山攀越,有一半在空中凌空而行。
雨过天晴,岩石前的雾气散去,花香在树梢飘散。
云雾随风飘浮,好像仙人白色的法杖;花朵映照在皇帝的衣上,颜色鲜红。
景色宜人,天气晴朗,这是阳和过后的美景;皇恩浩荡,普济众生,这是教化养育的盛况。
要登上高处,必须刻石立碑,以此来纪念这不朽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扈从诗之一。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曾经多次扈从朝廷南征北战,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描述了他扈从经过龙门时的景象。

首联“边塞山川壮,关城地势雄”描写了边塞的山川壮丽和关城的地势雄伟。这里的“边塞”指的是唐代西北边疆地区,而“关城”则是指重要的军事要塞或关卡。这一联描绘了这些地区的壮丽景色和坚固的地理条件。

颔联“崖倾开鸟道,路险瞰龙宫”进一步描述了通过这些关城的艰难情况。这里的“崖倾”意味着悬崖峭壁,“开鸟道”则形容了道路狭窄而陡峭,如同鸟儿飞行的路线一般。而“路险”则强调了道路的危险程度,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中士兵面临的艰难险阻。同时,“瞰龙宫”则形容了站在高处俯瞰下方的情景,给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感。

颈联“后队千旗拥,前驱一骑通”描写了军队行进的场面。这里的“后队千旗拥”形容后方队伍整齐有序,而“前驱一骑通”则形象地描绘了前方领队英勇前进的场景。这两联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紧张而庄严的氛围中,使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

尾联“纡回多傍涧,登陟半凌空”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这里的“纡回”意味着曲折回旋,而“傍涧”则形容了路途中经常需要绕过山涧。“登陟半凌空”则形容了攀登过程中的高难度和惊险程度,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难与不易。同时,尾联还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以及对于家乡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边塞山川、关城地势和行军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人民苦难的关注和担忧,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无奈。同时,这首诗还融入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得整首诗更具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