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寒夜透青绫被,海日朝明白玉珂。
隐几不知春色晚,停杯惊见落花多。
旃檀香里来僧梵,杨柳桥边起棹歌。
咫尺湖光不相见,竹床琴调近如何?

山寒夜透青绫被,海日朝明白玉珂。

隐几不知春色晚,停杯惊见落花多。

旃檀香里来僧梵,杨柳桥边起棹歌。

咫尺湖光不相见,竹床琴调近如何?

诗句释义

山寒夜透青绫被

  • “山”与“寒”:这里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山景画面,暗示着诗人孤独或远离人群的心境。
  • “夜透青绫被”:使用“透”字来形容深夜的寒冷穿透了被子,形象地传达了夜晚的寂静和寒冷。
  • “青绫被”:青绫是一种质地轻薄、色泽鲜明的布料,常用来形容高档的丝织品。在这里,它象征着诗人所处环境的豪华与舒适。

海日朝明白玉珂

  • “海日”:指的是海边的日出,通常与壮阔的海景联系在一起。
  • “朝明”:表明太阳刚刚升起,光芒四射。
  • “白玉珂”:白玉石制成的佩饰,常用于古代贵族或文人雅士的装饰物。这里借指日出的光辉如同玉石般璀璨。

隐几不知春色晚

  • “隐几”:坐在角落或隐蔽的地方。
  • “春色晚”:春天的景象往往代表着生机与活力。而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因环境幽静而未能察觉春天的到来。
  • 隐含的情感:可能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或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不够深刻。

停杯惊见落花多

  • “停杯”:停止饮酒的动作。
  • “落花”:指飘落的花瓣,常用来象征春去秋来,或者生命的短暂。
  • “惊见”:因为意外或惊讶而看到的某物,这里强调了意外看到落花的情景。
  • “多”:数量词,强调落花之多。

旃檀香里来僧梵

  • “旃檀香”:旃檀木燃烧时散发的香气,通常被认为具有净化心灵的功效。
  • “僧梵”:佛教用语,指诵经、念佛等宗教活动。
  • “来”:此处可能表示一种感觉上的接近或接触。

杨柳桥边起棹歌

  • “杨柳”:杨柳是江南常见的植物,也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代表柔美与生命力。
  • “桥”:桥梁是连接两岸的重要建筑,常在诗中用来象征过渡、连接或离别。
  • “起棹歌”:泛指船只出发时的歌声,可能意味着诗人正处在一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环境中。

咫尺湖光不相见,竹床琴调近如何?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几乎可以触摸到。
  • “湖光”:湖泊的水光,常用来描绘景色美丽如画。
  • “不相见”: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见的愿望,但现实却让他们无法相聚。
  • “竹床琴调”:描述了一个和谐宁静的生活场景,竹子床和琴声构成了一个优雅的生活图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追求。

译文与赏析

《南湖斋居寄友人》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敬中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描绘冬夜的寒冷、清晨的日出以及春日的落花,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特别是通过描写僧人诵经、杨柳和竹床等元素,诗人不仅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还展示了自己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理想。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