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履岩头再振衣,千秋回首忆同谁。
水声不似当年响,石壁犹存去日诗。
野老扫苔惊客暮,山花催鸟报春迟。
未知真隐归何处,斜照阑干半谢时。
诗句解析
1 “息履岩头再振衣”:在这里,“息履”意味着停下来休息和换鞋,而“振衣”则是整理衣服。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岩下休息后整理衣物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归隐后的闲适。
“千秋回首忆同谁”:这里的“千秋”指的是很长的时间,而“回首”则表示回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某个重要时刻的回忆,可能是他与某人的共处时光。
“水声不似当年响”:通过对比当前的声音和过去的声音,诗人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声音的减弱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变化或其他因素。
“石壁犹存去日诗”:这里的“石壁”指的是山壁上的岩石,而“去日诗”可能是指以前的诗歌或刻字。这句话表明尽管岁月流逝,但某些事物或信息仍然保存着。
“野老扫苔惊客暮”:描述了一个场景,一个年长的农夫正在清扫地面,这种动作可能吸引了游客,使他们感到惊奇。这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山花催鸟报春迟”:通过描写春天的到来和花儿的开放,传达了大自然复苏的信息。这里的“催鸟”可能是指鸟儿被花香所吸引,开始歌唱春天的到来。
“未知真隐归何处”:表达了对隐居之地的好奇和探索的愿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真实隐居生活的追求。
“斜照阑干半谢时”: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以及诗人在此时刻感受到的自然之美。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译文
停歇于岩头重新整理衣衫,千年回首记念何人?
水声不再如往昔响亮,石壁依然存留往日诗篇。
老翁扫地惊扰游人黄昏,春花唤醒鸟儿报春迟延。
不知真隐归何处,斜阳洒满栏杆一半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游喷玉岩的经历进行详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从一开始的休息、整理到对历史的回顾,再到对当前景象的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抒发,整首诗贯穿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和变迁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