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江一派自何年,水木悠悠遍谷川。
曾有冠裳通上国,更多耒耜列腴田。
列周业起豳风咏,万石贤声史氏编。
不计亲疏千百叶,但求无忝是家传。

【注释】

凌江:指长江。

一派:指江河之水。自何年:从何时开始。

水木:指树木、花草。悠悠:形容流水不息的样子。遍谷川:流遍山川。

冠裳:这里泛指官服。通:通达,通行。上国:京城或国家。耒耜(lěisi):农具,一种翻土的铁制工具。列:排列。腴田:肥美的田地。

豳风咏:指诗经中的《豳风》,《豳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多描写农事,也多写周代宗法社会的情况,所以此处指宗法社会的风俗教化作用。万石贤声:《汉书·古今人表》,有“万石君”,即汉文帝时为丞相的石奋,字子坚,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史氏编:指司马迁编撰《史记》。

千百叶:指无数世代的子孙。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对家世渊源的追忆以及对祖先业绩的自豪之情。

首联“凌江一派自何年,水木悠悠遍谷川”,以凌江一派起笔,点出自己家族的发源地。接着写水木悠悠,遍地成川的景象。这里的“凌江一派”指的是长江,而“水木悠悠”则是指江边遍布着树木和花草。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展现了家乡的美丽景色。

颔联“曾有冠裳通上国,更多耒耜列腴田”,则是对家族历代传承的描述。诗人回忆自己的祖先曾经身穿官服,通行京城,为国家做出过贡献;同时,他们也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种植了许多肥沃的田地。这句诗表达了对祖先功绩的赞美和对家族传统的自豪感。

颈联“列周业起豳风咏,万石贤声史氏编”,进一步描绘了家族的辉煌历史。诗人提到《豳风》这部作品,它与宗法社会的风俗教化有关;同时,他也提到了司马迁编撰《史记》这一伟大的历史著作。这些历史事件都代表了家族的荣耀和成就。

尾联“不计亲疏千百叶,但求无忝是家传”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表示,虽然家族中有很多不同的成员,但是大家都秉持着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他希望自己能够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不愧对家族的声誉。

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和家族的历史传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的自豪和骄傲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