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云骠骑列辕门,烽火那堪动至尊。
果使和戎为上策,琵琶一曲战功论。
【解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诗人任左拾遗。诗人在长安时曾与高适同登蓟北楼,有“万里不可期”的感慨,后因事被贬为岳州司马,故有“行边”之作。诗中“和戎”指用武力平定边境少数民族叛乱。
【答案】
译文:
如云的骠骑将军列阵于辕门,烽火那堪动至尊心。
如果真能以和戎为上策,请让一曲琵琶奏出战功之音。
注释:
行边:即《行营曲》,是唐代流行的一首军歌。行边,就是行军作战的意思。
骠骑:汉代的一种轻骑兵,这里泛指军队。
銮驾:皇帝的车驾,指天子。
戎:古代对北方各族的称呼。
上策:最好的计策。
和戎:即“和亲”,汉时一种政策,意指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边疆民族问题。
戎:这里指吐蕃族。
论:定罪,判罪。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边塞听到的一首歌辞。首句写骠骑将军列阵辕门外,气势雄壮。次句点出“和戎”,暗示朝廷应该停止战争,和蕃人和解才是国家大计。三、四两句提出疑问,表达了诗人对“和戎”政策的怀疑,但最后一句又否定了这种疑虑,表示诗人认为“和戎”是上策。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感情强烈而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