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湿棠梨水满田,东郊农事正茫然。
太平君相调元气,岁岁长占大有年。
【注释】
东埔:指江西吉安府的东陂。春耕:春季耕种。棠梨:一种树木。
太平:指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天下太平。君相:指唐玄宗、宋璟等人。调元气:调节天地间之气。
大有年:指丰收之年。
【赏析】
《东埔春耕》是宋代诗人苏洵所作。这首诗写于庆历三年(1043)春末,作者当时在吉安任职。全诗四句,前三句描绘了春天里农民耕作的情景,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首句“雨湿棠梨水满田”,以“雨湿”和“水满”形容春雨给农田带来的湿润和生机。“东郊农事正茫然”,“茫然”一词用来形容农民们对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太平君相调元气”,这句话中的“太平君相”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璟等人,他们通过努力工作来调节天地间之气以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农民们满怀希望地迎接丰收的季节的画面。
第三句“岁岁长占大有年”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这句话中的“长占”表示每年都要迎来丰收的年份,而“大有年”则意味着这些丰收的年份将会带来更多的幸福和繁荣。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农田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农民们对未来丰收的期望和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