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盗猬河北,长堤啮阳侯。
顾兹孑遗黎,能无惕惕忧。
捧檄煮粥糜,晨起验斛区。
伛偻积厂市,匍匐饱菑畴。
寒风何淅淅,野杵亦叟叟。
呕心输粒籽,屈指数麦秋。
缓徵白骨起,减租菜色瘳。
耘兹一寸田,何必万石麰。
抚字苏蔀隐,陋彼移粟谋。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五年,战火不断,人民遭受极大的灾难。诗人看到百姓生活困苦,心生同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群盗猬河北,长堤啮阳侯。
  • 这句话描绘了北方的盗贼猖獗,他们像是刺猬一样四处出没。”长堤”是指连接南北的长城,”啮”是啃食的意思,”阳侯”是古代传说中的河神名。这里用来形容盗贼如洪水猛兽般肆虐北方。
  1. 顾兹孑遗黎,能无惕惕忧。
  • “顾兹”指的是回头看,”孑遗”意为孤独的人或事物,”黎”指百姓,”惕惕忧”形容极度担忧不安的样子。诗人在说,看着剩下的百姓,怎能不为他们担忧呢?
  1. 捧檄煮粥糜,晨起验斛区。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自己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去官府领取救济粮。”捧檄”指的是拿着公文,”煮粥糜”意味着将食物熬得稠密以供充饥,”晨起验斛区”则是形容每天早晨起床后,要检查粮食是否足够。
  1. 伛偻积厂市,匍匐饱菑畴。
  • “伛偻”形容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比喻百姓为了生活而辛勤劳作;”积厂市”可能指的是市场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匍匐”则是指爬行在地上的动作,”饱菑畴”表示收获庄稼后的满足感。
  1. 寒风何淅淅,野杵亦叟叟。
  • “寒风”和”淅淅”都是形容风声寒冷而细碎,”叟叟”则是指老人们的声音沙哑而有力。这句诗通过对比风声、杵声和老人声音,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刻感受。
  1. 呕心输粒籽,屈指数麦秋。
  • “呕心”形容非常努力地做事,”输粒籽”则是指播种粮食,”屈指数麦秋”则是形容农民们数着秋天到来,期待收获的日子。
  1. 缓徵白骨起,减租菜色瘳。
  • “缓徵”是指减轻赋税,”白骨起”指的是战争过后留下的白骨,”减租”是指减少租金,”菜色瘳”则是形容农民的脸色有所好转。
  1. 耘兹一寸田,何必万石麰。
  • “耘兹一寸田”是指耕种这片土地,”万石麰”则是指大量的谷物产量,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农业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农民辛勤耕作的精神。
  1. 抚字苏蔀隐,陋彼移粟谋。
  • “抚字”指的是照顾养育,”苏蔀隐”是指解救被压迫的人,这里的”蔽隐”指的是被迫害的人。”陋彼移粟谋”则是说嘲笑那些用欺骗手段转移粮食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安史之乱中百姓生活困苦的深切关注和同情的体现。诗人通过对北方盗贼横行、百姓饥饿、农民辛勤劳作等场景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