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公车过上谷,成仁祠下霜风肃。拜像拟招忠悯魂,拂碑欲食分宜肉。
父子阁老焰薰天,满朝那复羞奴颜。十罪五奸鸣仗马,诛凶一疏日星悬。
天地昏霾神鬼泣,浩气丹心血化碧。含笑龙逢地下游,英灵缥缈直声奕。
吁嗟乎蜃市冰山顷刻形,蘋蘩俎豆千秋荣。分宜当日心已死,忠悯今日气犹生。
这首诗是明朝时期诗人杨慎创作的,描述了他在上谷成仁祠拜像的情景以及他对忠愍祠的敬仰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十载公车过上谷,成仁祠下霜风肃。” 这两句诗表达了杨慎在上谷成仁祠的十年间的经历和感受。他曾经乘坐公车经过这个地区,而当他到达成仁祠下时,感受到了一股寒气和肃杀的气氛。这两句诗描绘了杨慎在成仁祠下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这个地区的敬畏之情。
我们看到第二句:“拜像拟招忠悯魂,拂碑欲食分宜肉。” 这句诗描绘了杨慎在成仁祠中的行为和想法。他准备向忠愍祠的雕像致敬,并希望吃掉分宜王的肉来纪念他的忠诚。这两句诗表达了杨慎对忠愍祠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分宜王的不满和怨恨。
我们看到第三句:“父子阁老焰薰天,满朝那复羞奴颜。” 这句诗揭示了杨慎对朝廷的态度。他认为他的父亲和儿子们都是阁老,他们的势力之大让人感到震惊。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对于朝廷中的无耻行为感到羞耻,不再有任何羞愧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杨慎对朝廷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我们看到第四句:“十罪五奸鸣仗马,诛凶一疏日星悬。” 这句诗描绘了杨慎对朝廷中的罪行的看法。他认为朝廷中有十种罪行和五种奸诈之人,而当皇帝要惩罚这些罪行时,他们却如同鸣响的马一般嚣张。同时,他还认为皇帝的一纸诏书可以决定生死,而这种权力让太阳和月亮都黯然失色。这两句诗表达了杨慎对于朝廷的失望和愤怒。
我们看到第五句:“天地昏霾神鬼泣,浩气丹心血化碧。” 这句诗描绘了杨慎对天地、神灵和人们的同情。他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阴霾和哭泣之声,而那些拥有浩然正气的人则如同鲜血一般鲜红。这两句诗表达了杨慎对天地和神灵的敬爱以及对人们的同情。
我们看到第六句:“含笑龙逢地下游,英灵缥缈直声奕。” 这句诗描绘了杨慎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他认为龙逢这样的英雄死后仍然能够游历大地,他们的英名和事迹如同声音一样回荡不息。这两句诗表达了杨慎对于古代英雄的敬仰和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杨慎在成仁祠的拜像情景的描述,展现了他对忠愍祠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朝廷中的罪行和奸诈之人的愤怒和谴责。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杨慎对于天地、神灵和人们的同情,以及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