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尘纷静,重门昼不开。
虚庭团竹树,曲径换莓苔。
阶下无人过,窗前有鹤来。
自焚香炷坐,吟赏谩徘徊。
【注释】1.闲居即事:诗人闲居无事时写的诗。2.地僻尘纷静,重门昼不开:诗人的住所偏僻而安静,没有喧嚣和纷扰。3.虚庭团竹树,曲径换莓苔:庭院中种满了竹子,曲折的小径被野草覆盖。4.阶下无人过,窗前有鹤来:台阶上没有人经过,窗外有白鹤飞来。5.自焚香炷坐,吟赏谩徘徊:自己点燃香炉坐下,欣赏着美景,却无法停歇。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闲居生活的五律诗,表达了诗人在寂静、清幽的环境中独自享受自然之美的心情。
首联“地僻尘纷静,重门昼不开。”写诗人居住的环境十分僻静,没有喧嚣和纷扰。这里的“地僻”指诗人的住所远离城市喧嚣之地,而“尘纷”则形容周围的环境十分喧闹。同时,诗人还描绘了重门紧闭的情景,说明他在白天也不轻易外出。
颔联“虚庭团竹树,曲径换莓苔。”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宁静和美丽。这里,“团竹”指庭院中种植的竹子,它们排列得整整齐齐;“换莓苔”则形象地描绘了小径被野草覆盖的样子。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生活环境。
颈联“阶下无人过,窗前有鹤来。”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在台阶下没有其他人经过,但窗前却有白鹤飞来。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体验,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末联“自焚香炷坐,吟赏谩徘徊。”则是诗人在闲适之余,自我陶醉于美景之中的表现。他点燃香炉坐下,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却无法停歇。这一动作体现了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时的专注和投入。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生活环境图景,表达了诗人在寂静、清幽的环境中独自享受自然之美的心情。整首诗既体现了作者的才情,又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