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皆萧索,何缘有此风。
飘香同桂子,敛色陋芙蓉。
露冷春容在,霜清晓睡浓。
悲秋嘲可解,莫妒宋词工。

解析:

诗句释义:

  1. 万木皆萧索:形容周围环境显得萧条,树木也失去了生机。
  2. 何缘有此风:为何会有这样的景象?表达了对当前景象的惊讶和不解。
  3. 飘香同桂子:形容牡丹的香气像桂花一样芬芳。
  4. 敛色陋芙蓉:收敛了颜色,比起一般的荷花显得平凡无奇。
  5. 露冷春容在:即使天气寒冷,春天的气息仍然存在。
  6. 霜清晓睡浓:形容霜降时节早晨醒来,感觉特别沉重。
  7. 悲秋嘲可解,莫妒宋词工:秋天的哀愁可以通过欣赏牡丹来缓解,不要嫉妒宋代诗词的艺术成就。

译文:

秋风中万木凋零,我为何会见到如此美景?牡丹的香气宛如桂花,而其颜色却不如普通的荷花。即便在寒霜降临的时候,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清晨醒来,感到一种沉重的氛围,仿佛被霜覆盖。秋天的忧郁可以用欣赏牡丹来缓解,不要羡慕宋朝诗歌的优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的景象。诗人以“万木皆萧索”开篇,营造出一片萧瑟凄凉的氛围;然而,随后通过“万木皆萧索,何缘有此风”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质疑为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还会有如此美丽的风景出现。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与独到见解。

诗人以牡丹为引,用“飘香同桂子,敛色陋芙蓉”两句来赞美牡丹的美丽,将其比作香气扑鼻、色彩鲜艳的桂花,同时又不失荷花的纯净和高雅。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牡丹的独特之美,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在描绘牡丹之美的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利用季节变化来烘托气氛,如“露冷春容在”、“霜清晓睡浓”等句,既表现了季节的转换,又渲染了一种凄清而又美丽的氛围。尤其是“霜清晓睡浓”,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晨间。

诗人以“悲秋嘲可解,莫妒宋词工”两句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悲伤之中,但仍能以欣赏美好事物来化解忧愁的态度;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自己的才华而嫉妒他人的成就,要相互尊重和学习。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述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同时,它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