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啼蜀魄,血泪染花深。
带雨眉犹蹙,迎风力未禁。
飘零今日怨,忘化昔年心。
万里无兵火,根应返鹤林。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杜鹃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关注和担忧。

诗句“东风啼蜀魄,血泪染花深。”描述了春天的风声中,杜鹃鸟在哀鸣,其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四川,带着一种深深的悲伤和无奈。这里,“蜀魄”指的是杜鹃鸟,而“血泪染花深”则形容杜鹃鸟眼中的血泪深深地滴落在花瓣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带雨眉犹蹙”,这里的“带雨”是指春雨,而“眉犹蹙”则形容杜鹃花因为春雨而显得更加忧郁。这里的“眉”可以理解为杜鹃花的花瓣,而“蹙”则形容它们因为雨水而皱起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杜鹃花在雨中的凄美。

“迎风力未禁”,这里的“迎风”可以理解为杜鹃花在春风中摇曳的姿态,而“力未禁”则形容杜鹃花在风雨中依然坚持开放的状态,不屈不挠。这里的“禁”可以理解为限制或者束缚,而“力未禁”则强调了杜鹃花的坚韧和毅力。

“飘零今日怨,忘化昔年心。”这里的“飘零”可以理解为杜鹃花随风飘散的景象,而“怨”则形容杜鹃花对于自己的命运感到不满和悲伤。这里的“忘化昔年心”则形容杜鹃花忘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只留下对现在的抱怨。这里的“忘”可以理解为忘记或者忘却,而“化昔年心”则表示杜鹃花已经忘记了过去的自己,只剩下现在的怨恨和不满。

“万里无兵火,根应返鹤林。”这里的“万里无兵火”可以理解为远离战争的和平景象,而“根应返鹤林”则表示杜鹃花的根部应该回到鹤林这个地方,恢复往日的宁静和美好。这里的“无兵火”可以理解为没有战争的纷扰,而“根应返鹤林”则表示杜鹃花的根应该回到原本的地方,恢复往日的安宁。

这首诗通过对杜鹃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关注和担忧。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