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劳师远入秦,久闻医术妙通神。
坐中不问三生话,指下求痊一病身。
早使惠风苏草木,要令幽谷变阳春。
慈悲最是僧家事,况是僧家最上人。

【注释】

千里劳师远入秦:千里迢迢,为的是给秦国的国君治疗疾病。劳师远来:指秦国的君主。千里:这里用作虚数,形容路途遥远。

一病身:一病就是生了重病。指上人的医道能使人起死回生。

惠风:暖和的风。草木:这里指植物。

幽谷:深山之中。阳春:温暖的春天。这里指春天的温暖,比喻上人的医术高明。

慈悲最是僧家事:最是:最为、最突出。僧家:佛教僧侣。僧人行医治病,是他们应尽的义务,也是他们的职业。

【赏析】

这首七绝以叙事为主,但每句都暗寓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有曲折地表达主题的作用。全诗语言平易通俗,却能收到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诗的前两句是说,秦国君主久闻函谷关外一位和尚的医术高明,特地派人去请他为秦君治病。这位和尚不远千里,长途跋涉来到秦国,秦王亲自为他接风洗尘。

后三句则写这位和尚给秦王治病的过程。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秦王让在场的人猜谜语,谁若能猜中就赏金五十两。猜了半天,也没有人猜出个所以然来。这时,那位和尚走上前去,对秦王说道:“我给您治病时,不问前世今生的事;您要给我治病时,也不用问我是否见过世面。只要您给我一个手指头就行了。”秦王听了十分高兴,马上叫人拿来纸笔和笔墨,请和尚写药方。可是和尚并没有立即动手动笔,而是说:“我要是把药方写出来了,那么这个药方就太浅薄了。因为您的病症不是一般的药物所能解决的。”秦王听了这话,觉得十分有理。于是便请和尚开方,和尚只是默默地伸出一根手指头,表示自己只拿这根手指头就行了。秦王一看,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和尚所要的东西并不需要用笔墨纸砚来写。于是赶紧叫人去准备。不一会儿,只见几个道士抬来一口棺材,放在席子上,上面盖着一条白布,白布上写着“舍利”。和尚从袖中拿出一把钥匙,打开棺材盖,伸手往里面一抓,抓起了一把舍利子。和尚将舍利子递给秦王,说道:“请您收下吧!”秦王接过舍利子,心中十分感激。

最后两句写秦王对和尚的感谢之情:“早使惠风苏草木,要令幽谷变阳春。”意思是说:您早早地使那清凉的惠风吹散了草木上的寒霜,使那些被冰雪封锁的地方变得暖洋洋,阳光明媚。这里的“惠风”是指清凉之风,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佛手”,用来比喻佛法的教化作用;“草木”是指草木的枝叶,“苏”在这里的意思是“解除”的意思;“苏”在这里也有“使……复苏”或“使……痊愈”的意思;“阴”“阳”是相对的概念,“阳春”是指春天的温暖气候。《庄子》中有一句话说:“夫吹毛也,而求小大之节也;毫厘之差,而失千里之谬。”意思是说:吹掉细小的毛发,还要分辨它的长短;毫厘之间相差一点,就会产生很大的错误。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您能够用佛手(清凉之风)解除草木上的寒霜,使得被冰雪封锁的地方恢复生机。

诗的最后两句:“慈悲最是僧家事,况是僧家最上人。”意思是说:慈悲是最能体现僧人本性的。何况还是僧家中最杰出的呢?这里的“慈悲”指的是佛教的慈悲为怀。“最上人”是指僧家中最出色的僧人。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僧人的慈悲心最能体现出他们的本性。更何况僧人中还有比这些更出色的人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