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平堤水满池,水光花影净相宜。
蜀江霞衬千机锦,海国蚕成五色丝。
镜里崔徽施巧手,溪边西子露香肌。
本来色相皆虚幻,恼乱鱼龙恐浪疑。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水花、水光为媒介,将荷花与锦、丝等物相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荷花的美丽动人,并借此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全诗采用拟人手法,把水、荷花、锦、丝都拟人化,赋予它们生命,使本来没有生命的荷花、锦、丝绸仿佛有了生命,显得活泼、生动。同时用色彩鲜艳的锦、五色丝、香肌作衬,更突出了荷花的美丽动人。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荷花与锦、蚕丝等物相联系,借以赞美荷花的美丽动人。
【答案】
译文:
水面上漂浮着盛开的荷花,池子里的水波荡漾开去,荷花的倩影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两者浑然一体,十分适宜。
蜀江之霞映照得千层锦缎似的锦更加绚丽,海国养蚕缫出的五色丝织品更加华美。
镜中女子的巧手如同崔徽,溪边女子的肌肤像西施般娇润。
本来这些美丽的色彩都是虚幻的,却让鱼龙感到迷惑,恐怕是水中的鱼儿在浪涛里产生了疑惑而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