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庭万玉拥新梅,曾约逋仙共酒杯。
千里独怜青眼别,一襟谁为故人开。
漫劳疏影横窗入,徒有寒香扑面来。
欲折一枝烦远使,岂胜搔首望兰台。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正月。时诗人正因被诬而罢知静江府,故有出巡之句。

“宫庭万玉拥新梅。”首联写梅。诗人以“宫庭”点明地点,以“万玉”形容梅花之多。“拥”字用得极妙,写出了梅花盛开的盛况。“宫庭”二字还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处境——他虽身居高位,但却如幽囚一般。

“曾约逋仙共酒杯。”“逋仙”是诗人自呼。“逋”是晋代隐士,与陶渊明一样不愿出来做官。陶渊明曾隐居田园,后人称他的居所为“五柳先生祠”。此处指诗人自己。“共酒杯”即共饮一杯清酒。诗人在这里回忆当年与友人欢聚赏梅饮酒的情景。但如今只能空想而已。

“千里独怜青眼别,一襟谁为故人开?”颔联写别情。上句写自己对梅花的欣赏。“独怜”二字写出了自己的孤寂之情。“青眼”,古人常用来形容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下句写诗人思念友人的心情。“一襟”指自己的衣襟,这里暗指自己的心绪。“谁为故人开”意即“谁能为我开一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不能和友人一起赏梅饮酒,而独自欣赏梅花时的寂寞之情。

“漫劳疏影横窗入,徒有寒香扑面来。”“疏影”指梅花的枝干,这里指梅花的影子。“横窗入”意即影子斜射进窗户。“徒有”意为白白地、徒然地。这两句的意思是:白白地欣赏着梅花的影子斜射进屋内,却无法真正享受到梅花的清香。

“欲折一枝烦远使,岂胜搔首望兰台。”“欲折一枝”指想要折下一枝梅花。“远使”是派人去远方取物的意思。“搔首望兰台”意即在兰台徘徊,搔头思考。这两句的意思是:想要折一枝梅花送给友人,又怕远行麻烦,只能在兰台徘徊不已,搔头思考。这里的“搔首”既指自己,也指友人,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注释】:

约戴松崖赏梅因出巡不果:约请戴松崖赏梅,因出巡视未能实现。约戴松崖为作者友人戴复古,号东原,其人有高风亮节,为人耿直不阿,喜谈兵,工诗词。

宫庭:皇宫庭院。万玉:万株玉树。指梅花。

逋仙:晋代诗人陶潜,字元亮,世称陶靖节。曾隐居于庐山脚下的南麓名白鹤观侧,后人称为陶公或陶潜。后世常以逋仙指代陶潜。

一杯:指一杯酒。

青眼:古时候的一种眼神,表示亲热。这里用来比喻友谊深厚。

一襟:衣襟。

漫劳:徒然地劳累。

疏影:稀疏的影子。

兰台:相传春秋时期鲁国的君主孔子曾在兰台讲学。《文选》中有“兰台萧洒”一句,注云:“兰台,孔子庙。”后用以借指孔庙。

【译文】:

宫中的万棵玉树簇拥着新长出的梅花,我也曾约请陶潜这位隐士与我共同品鉴美酒。

虽然千里之外,我却独独喜爱那一次与你相见时的青眼神笑,可如今你离去后我只能空自为你打开衣襟。

徒劳地观赏着梅花的影子斜射进屋内,只是徒然地闻到梅花的香气扑面而来。

想要折一支梅花赠给远行的友人,怎比得上在兰台边搔首沉思更让人惆怅难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