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云才见敛奇峰,隐隐前溪递晚钟。
碎玉铿锵风动竹,零金散乱月穿松。
荷盘烛影明还灭,鹊尾沈烟淡复浓。
吟倚朱栏清不寐,可堪宫漏促铜龙。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的宁静美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

“火云才见敛奇峰,隐隐前溪递晚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夏夜的火云刚刚散去,只留下奇峰,远处传来了前溪的水声,伴随着晚钟的声音。这里,“奇峰”和“前溪”都是自然景色,而“晚钟”则是人工声响,三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

“碎玉铿锵风动竹,零金散乱月穿松。”这句话的意思是,微风吹过竹林,发出碎玉般的响声,月光透过松树,洒在地上,如同零落的金块。这里的“碎玉”、“风动”、“竹”和“松”都是自然元素,而“碎玉铿锵”、“风动”、“竹”和“零金散乱”则分别描述了这些元素的动态和静态之美。

“荷盘烛影明还灭,鹊尾沈烟淡复浓。”这句话的意思是,荷叶上的烛光时明时暗,仿佛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而鹊桥下的烟雾时而浓烈,时而又变得稀薄。这里的“荷盘”、“烛影”、“鹊尾”和“沈烟”都是具体的事物,而“明还灭”、“淡复浓”则描绘了它们的不断变化。

“吟倚朱栏清不寐,可堪宫漏促铜龙。”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靠在红色的栏杆上吟咏着诗篇,却无法入睡,因为宫里的时钟催促着铜龙报时,声音越来越响。这里的“朱栏”、“吟咏”、“清不寐”、“宫漏促铜龙”都是具体的景物和声音,而“吟倚”、“清不寐”、“宫漏促铜龙”则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整首诗以“吟倚朱栏清不寐,可堪宫漏促铜龙。”作为结尾,既总结了全诗的情境,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描绘了夏夜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形象的美,又有情感的韵味。同时,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不忘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美,又有内在的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