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佳节属端阳,小殿钩帘日正长。
丝竹喜同秦客醉,帆樯翻笑楚人狂。
红衣出水莲初试,白雪登盘麦始尝。
见说南薰能解愠,还须大手为宣扬。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一年佳节属端阳,小殿钩帘日正长。”
- 注释:这里“端阳”指的是中国的端午节,一个传统的节日,象征着健康和长寿。诗句中的“一年佳节”表达了这个节日在一年中的特殊位置及其带来的欢乐。而“小殿钩帘日正长”描绘了端午节时,阳光明媚,气氛热烈的情景。
- 赏析:这句话不仅描述了端午节的热闹氛围,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这一传统节日的喜爱与推崇。
第二句:“丝竹喜同秦客醉,帆樯翻笑楚人狂。”
- 注释:这里的“丝竹”是指古代的音乐伴奏,而“秦客”指的是来自秦地的客人,泛指外来宾客。“帆樯翻笑楚人狂”中的“翻笑”表示惊讶或嘲笑,而“楚人狂”则形容当地人民在节日中的狂欢状态。
-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端午节时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人们对于节日庆祝方式的开放态度。
第三句:“红衣出水莲初试,白雪登盘麦始尝。”
- 注释:“红衣出水莲”和“白雪登盘麦”都是比喻,前者可能指的是荷花初开时的粉嫩,后者是小麦成熟时的颜色变化。这两句诗通过色彩的变化来描绘季节的变化。
- 赏析:这种用词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变化之美。
第四句:“见说南薰能解愠,还须大手为宣扬。”
- 注释:这里的“南薰”可能指的是南方的暖风或者气候,而“解愠”意为带来快乐和心情愉悦。“宣扬”则是传播的意思。
- 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希望有更大的力量将这份喜庆和欢乐传播得更远,体现了人们对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视。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端午节期间宴席上题赠给镇巡藩臬官员的,通过四句诗,诗人细腻地捕捉了这个节日的气氛,展现了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和人们的庆祝活动。从对节日的描写到对人物活动的刻画,再到对自然现象的赞美,诗人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此外,诗中的用词生动形象,情感真挚,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