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家世汉通儒,不重椒房重道腴。
庐郑久从高弟列,严敦敢望后尘无。
春围绛帐人如玉,月满荒台树有乌。
况是临江遗庙在,春风十里长蘼芜。
扶风家世汉通儒,不重椒房重道腴。
庐郑久从高弟列,严敦敢望后尘无。
春围绛帐人如玉,月满荒台树有乌。
况是临江遗庙在,春风十里长蘼芜。
赏析:
诗句翻译与注释:
- “扶风家世汉通儒”:
- “扶风”指扶风郡,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古代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 “家世汉通儒”表明其家族世代都是学问深厚的儒士。
- “不重椒房重道腴”:
- “椒房”通常指汉代皇帝皇后的寝宫,此处可能暗喻权力中心的奢华。
- “重道”表明重视道德和知识,而非物质享受。
- “庐郑久从高弟列”:
- “庐郑”可能指的是地方名或人物名。
- “高弟”即高徒,指学识渊博且品德高尚的学生。
- “列”指聚集在一起,形容众多高才云集。
- “严敦敢望后尘无”:
- “严敦”可能是某个学者的名字。
- “后尘”比喻效仿的对象。
- “敢望”表示不敢奢望能超越。
- “春围绛帐人如玉”:
- “春围”指春日里围绕读书的场景。
- “绛帐”指红色的帐篷,常用于古代书院或学堂。
- “人如玉”形容学生们像玉石一样温润、纯洁。
- “月满荒台树有乌”:
- “月满”形容月光明亮。
- “荒台”指荒芜无人的山台。
- “树有乌”指树上有乌鸦,象征荒凉或孤独。
- “况是临江遗庙在”:
- “临江”指靠近江边的地点。
- “遗庙”指过去的帝王或名人的纪念性建筑。
- “春风十里长蘼芜”:
- “春风十里”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
- “长蘼芜”指生长旺盛的野草,常用来比喻生命力旺盛。
综合解读:
这首诗通过赞美一个古代学术世家及其学生,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尊重。诗中的“不重椒房重道腴”反映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而“严敦敢望后尘无”则表达了学者追求真理的决心与谦逊。整体而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环境,传达了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